第604章 優秀宗藩(第3頁)
按理說在大明的識字率情況下,上萬進學讀過書的宗事子弟應該成為科舉的有力競爭者,然而從天啟年間開放宗室科舉以後,一直到大明滅亡,幾十年間考出了快三千個進士,而其中出生大明宗室子弟的宗科進士總共才十三人,這還不如南方一個科舉強縣在這些年中考中進士的人數,要知道到崇禎末年大明宗室人口已經接近二十萬,遠超明末一個縣城的人數規模。
且這些宗室進士中有很多已經是沒有爵位的平頭宗室,甚至還有父親那一輩已經偷偷給人當鐵匠兒子那一輩努力讀書考中科舉的宗室子弟,這樣的宗室進士能出頭只能歸功於他們學習的刻苦,和他們的宗室身份已經完全沒有關係。
只能說朱載堉對於自己的這些宗親估計過高了,大明的宗室子弟的確大多識字,但是他們根本懶得去鑽研科舉,只想著繼續躺平吃皇糧。
而朱勤煉這一支卻是周藩宗室之中的一個例外,大明的十三個宗室進士中周藩就佔了兩個,而且全是開封府符祥縣的周王府宗籍。
朱勤煉這一支宗室絕對是宗室之中比較有志氣的,因為從小沒有科舉的需求,朱勤煉自己的學問水平也不高,但是自從天啟年間准許宗室科舉以後,朱勤煉的兒子朱朝燿就開始刻苦學習,希望能夠考個功名,雖然他這一輩子只考上秀才,但到了朱勤煉的孫子則終於成功考中進士。
周藩所出的另一個進士也是朱勤煉表哥的兒子,也是差不多的父子兩代努力之後才得以高中。
周王府這一系的宗室教育水平明顯優於其他宗師,大明滅亡時,相比於其他宗室捨命不捨財的操作,末代周王朱恭枵還能主動拿出財產加築開封城、犒賞軍隊,使得李自成數次攻打開封府都無果而終。一直到明亡前一年李自成大水淹開封,朱恭枵六十多歲的人了還能跟軍隊突圍出城,雖然出城不久就病死了,但好歹沒被李自成抓去煮了。
到了南明周王封號居然還傳了四代,末代周王朱倫聖隨鄭成功至臺灣,直到鄭克爽降清後才不知所終,屬於少數成功通關明末亂世的藩王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