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光明聖潔
數日後,一道巨大的光幕矗立在國書院的廣場上,吸引了無數學子的目光。
上面是一篇文章——柳狀元所寫的有關於神書的心得感悟。
雖然有人質疑柳狀元並非神學院的人,憑什麼寫這個心得體會?
“我記得聖上當時御賜的正是神書一冊,期望柳狀元多多參悟,想來能寫成此文也並不奇怪。”
溫柔的女聲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韌。
眾人看去,見說話之人正是探花林書影,有些本欲反駁的話便嚥了下去。
“而且,你們忘了?柳笙可是會試第一,難道你們真的覺得她對神書的理解會比你們差?”
林書影身邊正是瞿春妍,抱著雙臂靠在走廊柱子上,冷冷地看著圍觀的學子。
“是啊……可別忘了會試考的正是對神學的感悟。”
“柳狀元願意拿出來分享,還是得好好看看。”
於是在議論聲中,眾人閱讀起來,不禁讚歎連連。
“柳狀元的文章果然寫得好啊!”
“這文章裡的道理,雖然不像文公子講課那般深奧玄妙,卻淺顯易懂,通俗明瞭。”
更令人意外的是,文章詳細闡述瞭如何將信仰傳遞到百姓之中。
【國書院學子,當以百姓為念,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若能洞察民情,施展所學,解民之困,則國泰民安,社稷長治。吾輩奉行神道,身負重任,更應以天下蒼生為懷,使神之光輝普照四海,方不負無上神之庇佑……】
“關鍵是要為百姓做實事,這道理雖淺,卻不易做到啊……”有學子感慨道。
文章的後半部分,則是關於治理之道的深入探討。
沒有人在意這個細看之下似乎與神學無關,只是在想著,這些道理似乎都能印證現實,是切切實實可行、沒有絲毫藏私的法子。
甚至最後,柳狀元還提出歡迎大家進一步探討,如何通過神學解民之困。
【諸君若有見解,還望共議探討,以期同心協力,為民造福,延綿神光。】
“柳狀元的格局……”有人不禁感慨,“猶如山川大海。”
“咦,這文章
“這是……神學院徐大娟的感悟,神之一道……”有人朗朗讀起,頻頻點頭。
徐大娟的點評下方,甚至還有來自於歡的一條長長的感悟。
徐大娟和於歡都是殿試前十,自然引人矚目,兩人的感悟與柳笙的文章相輔相成,眾人只覺收穫頗豐。
而其他人的感悟長短不一,甚至只有幾個字,例如:“甚好”、“有理至極”、“學之”等等。
“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這上面分享?”有人終於明白過來。
“可以是可以,但應當如何做呢?”
“你們注意到了嗎?除了柳狀元以外,其他評論者皆是光明社的社員!”有一人甚是敏銳,一語道破。
“光明社?”有人奇道,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一位知情的學子低聲解釋:“就是那個寒門弟子自己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