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繼承順序爭議
理清楚了源頭後,朱由檢問群臣道:
“祝枝山《野記》不可信,李賢的《天順日錄》可信嗎?”
群臣啞口無言,沒有人為李賢說話。
尤其是《天順日錄》對景泰皇帝多有詆譭之處,被正直的大臣很看不起。
之前評選紫閣功臣時,李賢就被皇帝和群臣認定道德敗壞。如今景泰皇帝都被當今皇帝上廟號了,自然更沒有人為他辯解。
朱由檢見群臣如此表現,當即就下令道:
“《天順日錄》同樣應該禁燬,引用它的圖書,也要全部查禁。”
“李賢在永樂六年出生,他對方孝孺的記載,已多有訛傳之處。”
“更晚出生的人,又有多少可信呢?”
“劉先生編撰方孝孺傳,一定要註明史料來源,不要把以訛傳訛的內容加進去。”
這個命令下達後,群臣一時譁然,知道若是按這個命令執行,有關方孝孺的圖書,基本要全部覆沒。
這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很多人紛紛進言,認為不應當因為這一點,就查禁所有圖書。
朱由檢見到這個情況,怒氣勃發地道:
“不查禁這些書籍,難道要讓誹謗的文字流傳天下嗎?”
“建文之事,本來早有定論。”
“但是自《天順日錄》流傳以來,卻出現了異議。”
“尤其是誅十族之事,被祝枝山《野記》編造出來後,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皇明通紀》等私修史書上,讓一些不學無術的文人,對此信以為真。”
“這樣的書籍不查禁,難道要讓它繼續誤導世人嗎?”
“成祖在世間的形象,就是被這些人敗壞!”
忿怒地罵了詆譭成祖的人一通,朱由檢又拿著《野記》罵道:
“還有這個編造誅十族的祝枝山,難道就不通禮法嗎?”
“他只知道十比九大,卻不知道相比誅九族,更嚴重的是誅三族。”
“劉先生你來說說,九族和三族都有哪些。”
劉宗周一向推崇方孝孺,此時見方孝孺被誅十族、甚至夷族都被皇帝否認,精神也受到了衝擊。
不過面對皇帝的問題,他還是收拾心情答道:
“九族者,上至高祖,下及玄孫,皆是同姓之人。《大明會典》有本宗九族五服正服之圖。”
“三族者,父族、母族、妻族。秦漢之法酷烈,有夷三族之令。”
“國初尚書夏恕嘗引漢法,請著律,反者夷三族。”
“太祖以為此法太重,故而沒有實施。”
“《大明律》所定謀反大逆律,株連祖父、父、子、孫、兄弟五族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年十六以上者。”
“故而本朝實無被夷九族者,被夷三族者唯有卓敬。”
卓敬也是建文臣子,朱由檢聽到這個名字,怒氣漸漸緩了下來,詢問道:
“卓敬被夷的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還是父、子、孫三族?”
“為何世間流傳的,是方家被殺者最多?”
這個並沒有人深究,因為卓敬的名氣,遠遠不如方孝孺。
再說卓敬在萬曆年間就被表墓建祠,已經實際平反了。自然更沒人提他,為他叫什麼屈。
見到群臣無人回答,朱由檢道:
“有關卓敬被夷三族之事一定要查清楚,不要胡亂訛傳。”
“昔年成祖也曾說:國家養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他是一個有才能的忠臣,成祖對殺他很後悔。”
又因為卓敬已經被表墓建祠,朱由檢下令道:
“卓敬是忠臣,應該建祠表彰,禮部要追贈諡號,給於應有待遇。”
“大明無夷三族之律,若是他有後人存在,朕當封爵補償。”
這個態度,讓為建文君臣翻案的臣子,心情陡然一鬆。
因為皇帝這個態度,明顯還是要為建文君臣翻案的,只是對一些訛傳的事情不認可。
禮部尚書溫體仁這時也明白了皇帝的想法,主動出言說道:
“方孝孺同樣是忠臣,但是被誅十族之事,卻是子虛烏有。”
“臣以為當正本清源之後,再為方孝孺追諡。”
朱由檢點頭認可,他知道自己必須妥協。
方孝孺在民間的影響力很大,包括劉宗周等人,都稱讚他的節義。
如果不追贈他,建文君臣的事就會沒完沒了,永遠不會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