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51章 兩個朝鮮人的奮鬥
徐利鐵是一個鐵匠,他是一個良民。
在朝鮮,沒有兩班身份是很難出頭的。科舉中的文科,只允許兩班貴族參與。
雜科理論上允許中人和良民去應試,但是考取的幾率卻非常低。
徐利鐵沒有做過這種妄想,所以他一直安心做著鐵匠,就像他的祖輩一般。
靠著精湛的鐵匠工藝,徐利鐵日子過得還算順遂,年紀輕輕就娶到了妻子,還有個兒子生下來。
可以說,他的生活雖然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至少他還沒有淪為賤民,連參加雜科的機會都沒有。
然而這個生活,卻被丁卯胡亂打破。
在天啟七年建虜的入侵中,他失去了父親、母親,還有自己的妻兒。只帶著年幼的弟弟徐七福,逃到南方活了下來。
對於和自己有著血海深仇的建虜,徐利鐵是懷著滿腔仇恨的。但是他區區一介平民,卻又根本沒有報仇的機會。
而且朝鮮的官員和將領,也不值得他信賴。為了避免再一次遭受胡亂,他選擇在南漢山城定居——
這是位於漢城東南方南漢山的山城,早在新羅王朝時期就曾修築要塞。
天啟元年,光海君李琿指定南漢山城為朝鮮國都的保障地。
當今朝鮮國王李倧上位後,同樣組織僧侶和官兵,對這座城池進行擴建。
徐利鐵認為建虜還有南下的可能,又覺得國君選擇的地方一定更安全。所以帶著弟弟徐七福,在山城中定居。
眼看丁卯胡亂已經過去三年,他的生活勉強安定下來。建虜卻再一次南下,停留在義州虎視眈眈。
心中有恨的徐利鐵,對此是憂心忡忡。但是早已腐朽的朝鮮君臣,卻又不值得他信賴。
這讓他空有一腔本領,卻沒地方施展。
以至於越來越消沉,平日裡心事滿懷。
這日,正在鐵匠鋪中打鐵的徐利鐵,忽然從客人那裡聽到一個消息:
“大明使臣洪承疇被君上任命為都元帥,負責防禦建虜。”
“洪帥下了命令,允許在大明軍隊服役的朝鮮人,在服役結束後獲得大明公民身份。”
“憑此身份可在東江領等地定居,參加大明科舉。”
“服役時若能立功,還能在大明任官。”
這讓徐利鐵激動起來,追問道:
“這是真的嗎?”
“君上允許洪使臣招兵,還給大明身份?”
以他對朝鮮君臣的瞭解,這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希望所有朝鮮人都安安心心給他們做奴隸,絕不放鬆控制。
但是那個客人卻肯定道:
“君上已經下諭,事情確鑿無疑。”
“而且大明公民身份還能捐納,很多商人都在籌集糧食或白銀。”
說著他又羨慕道:
“這個大明公民的身份可是世襲的,只要不為娼為丐,就不會變成賤民。”
“不像兩班身份,必須父母都是兩班才能延續下去。”
抱怨朝鮮朝廷,捐納兩班身份都不能延續下去。
當年壬辰倭亂時,大明出兵援救朝鮮,需要朝鮮提供糧草。但是朝鮮八道淪陷,如何能供應數萬明軍。
所以就開了納科,允許交大米二百石成為兩班。以至於倭亂之後,兩班戶口數量,接近全國戶口的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顯然不是朝鮮朝廷願意看到的,所以他們就按從母法,規定只有娶到兩班出身的妻子,後代才能延續兩班身份。
這讓兩班戶口數量暴跌五分之三,朝鮮民眾也充分認識到朝堂君臣的無恥。
所以朝鮮朝廷如果再開捐納,那是沒有多少人會響應的。
但是大明使臣要開捐納,估計有很多人會動心。
徐利鐵就詢問道:
“大明公民的身份也能捐納嗎?”
“需要多少錢財?”
那個客人說道:
“和當年兩班戶的捐納價格一樣,是二百石大米,或者一百兩銀子。”
“都是按大明的度量衡,需要大明和朝鮮一起確認。”
“不過如果錢財多的話,還是捐納個公士身份更划算。”
“大明的公士不用服役,還能自由遷徙。”
“價格是公民的十倍,要一千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