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635章 刑部和衛尉寺(第3頁)
韓爌點著頭道:
“正是如此!”
“成為刑部右侍郎後,衛尉寺卿就能參加刑部會議,多出許多往來。”
“有什麼事也會好說點,甚至把一些和衛尉寺有關的事務,在刑部會議上決斷。”
作為刑部督導的機構,和衛尉寺有關的奏疏,通常都是下到刑部部議。
之前刑部大多是直接轉給衛尉寺,讓衛尉寺自行決斷。以後衛尉寺卿成為刑部右侍郎後,就能召集他去開會,名正言順地決定這些事。
張鳳翔琢磨清楚其中門道後,頓時大聲稱妙:
這樣看似是給衛尉寺卿升官,其實卻限制了他的權力,把以前完全由衛尉寺決定的事情,改為在刑部決斷。
這讓他看向韓爌的目光,頓時佩服無比。覺得這個首輔雖然面對皇帝不夠硬,卻仍頗有手段。
不過這件事有一個麻煩,那就是衛尉寺卿如果添注刑部右侍郎,是不是意味著以後他能成為刑部官員?
張鳳翔對此頗有顧慮地說道:
“陛下登極後嚴格確定官位,刑部只有一尚書二侍郎。”
“讓衛尉寺卿兼任添注刑部右侍郎還好說,以後他想轉為正式的刑部侍郎,那應該要怎麼辦?”
文官的職位就那麼多,絕不願武官、蔭官侵入他們的自留地。
韓爌對此也有些頭疼,感嘆道:
“若是當初按陛下所說把衛尉寺定為正三品衙門、衛尉寺卿列入刑部侍郎候選就好了。”
“這樣現在就不需要我們頭疼這件事,和錦衣衛掌印平級的衛尉寺卿,也不會完全屈服錦衣衛掌印。”
“當初袁公主持衛尉寺設立時實在是失算,沒有考慮這些。”
此時仔細想來,皇帝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著深意。
群臣則因為對這些不熟悉,被皇帝在其中埋了不少雷。
現在韓爌和張鳳翔就遇到了一個:
想提高刑部對衛尉寺的掌控力,就需要把刑部職位讓出來。
即使衛尉寺卿不一定能被廷推為刑部侍郎,但是被列入侍郎候選的資格,卻一定要給他們。
其他文官對此的反應可想而知,想說服他們一點都不容易。
這讓韓爌和張鳳翔長吁短嘆,覺得還是要從長計議。
——
無獨有偶,袁可立這個時候,也認識到自己當時的失算。
在主持三法司改制的時候,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刑部竟然從三法司之首變成三法司最末,甚至在實權上不如衛尉寺。
如果早知道這一點,他一定會讓出刑部侍郎候選資格,讓衛尉寺卿兼任刑部官員,加強刑部對衛尉寺的管理。
不過現在再後悔也晚了,他現在已經不是協理三法司大臣,沒資格插手這些事。
樞密院負責的衛所改制之事,遠比三法司的事情讓他頭疼:
“京城這些沒有實土的衛所,到底該怎麼改?”
“要不要把他們打發到京城周邊,分配一些土地?”
這是他想出來的最簡單的辦法,把京城內部的衛所向外遷,仿照實土衛所給軍戶分配土地。
甚至連土地的來源他都想好了,那就是對勳貴下手,逼他們交出土地去開藩。
瞭解京城權貴秉性的他,知道只要嚴查,京城的勳貴大部分都能找出罪過來。這些罪過即使不能讓他們削爵,趕出京城卻毫無問題。
尤其是在皇帝表露出對京營下手的想法後,他覺得單是京營的事務,就能讓勳貴們喝一壺。之前京營護軍使李邦華蒐集的各種罪證,如今都能夠用出來——
這些東西,是之前為了防止皇帝重用勳貴備下的。現在使出來有些牛刀殺雞,但也不算浪費。
因為皇帝對勳貴雖然重視,卻是讓他們去海外開藩,文官現在根本不擔心勳貴和他們爭奪權力。
尤其是皇帝為文官冊封世職和低級爵位後,他們對勳貴就更不擔心了。甚至在針對勳貴時還要收著點,以免皇帝大怒之下,硬要削奪爵位。
現在拿出一些罪證逼迫勳貴讓出土地,就是它們的恰當用處。能把城內的很多衛所,遷到京城周邊安置起來。(本章完)
“正是如此!”
“成為刑部右侍郎後,衛尉寺卿就能參加刑部會議,多出許多往來。”
“有什麼事也會好說點,甚至把一些和衛尉寺有關的事務,在刑部會議上決斷。”
作為刑部督導的機構,和衛尉寺有關的奏疏,通常都是下到刑部部議。
之前刑部大多是直接轉給衛尉寺,讓衛尉寺自行決斷。以後衛尉寺卿成為刑部右侍郎後,就能召集他去開會,名正言順地決定這些事。
張鳳翔琢磨清楚其中門道後,頓時大聲稱妙:
這樣看似是給衛尉寺卿升官,其實卻限制了他的權力,把以前完全由衛尉寺決定的事情,改為在刑部決斷。
這讓他看向韓爌的目光,頓時佩服無比。覺得這個首輔雖然面對皇帝不夠硬,卻仍頗有手段。
不過這件事有一個麻煩,那就是衛尉寺卿如果添注刑部右侍郎,是不是意味著以後他能成為刑部官員?
張鳳翔對此頗有顧慮地說道:
“陛下登極後嚴格確定官位,刑部只有一尚書二侍郎。”
“讓衛尉寺卿兼任添注刑部右侍郎還好說,以後他想轉為正式的刑部侍郎,那應該要怎麼辦?”
文官的職位就那麼多,絕不願武官、蔭官侵入他們的自留地。
韓爌對此也有些頭疼,感嘆道:
“若是當初按陛下所說把衛尉寺定為正三品衙門、衛尉寺卿列入刑部侍郎候選就好了。”
“這樣現在就不需要我們頭疼這件事,和錦衣衛掌印平級的衛尉寺卿,也不會完全屈服錦衣衛掌印。”
“當初袁公主持衛尉寺設立時實在是失算,沒有考慮這些。”
此時仔細想來,皇帝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著深意。
群臣則因為對這些不熟悉,被皇帝在其中埋了不少雷。
現在韓爌和張鳳翔就遇到了一個:
想提高刑部對衛尉寺的掌控力,就需要把刑部職位讓出來。
即使衛尉寺卿不一定能被廷推為刑部侍郎,但是被列入侍郎候選的資格,卻一定要給他們。
其他文官對此的反應可想而知,想說服他們一點都不容易。
這讓韓爌和張鳳翔長吁短嘆,覺得還是要從長計議。
——
無獨有偶,袁可立這個時候,也認識到自己當時的失算。
在主持三法司改制的時候,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刑部竟然從三法司之首變成三法司最末,甚至在實權上不如衛尉寺。
如果早知道這一點,他一定會讓出刑部侍郎候選資格,讓衛尉寺卿兼任刑部官員,加強刑部對衛尉寺的管理。
不過現在再後悔也晚了,他現在已經不是協理三法司大臣,沒資格插手這些事。
樞密院負責的衛所改制之事,遠比三法司的事情讓他頭疼:
“京城這些沒有實土的衛所,到底該怎麼改?”
“要不要把他們打發到京城周邊,分配一些土地?”
這是他想出來的最簡單的辦法,把京城內部的衛所向外遷,仿照實土衛所給軍戶分配土地。
甚至連土地的來源他都想好了,那就是對勳貴下手,逼他們交出土地去開藩。
瞭解京城權貴秉性的他,知道只要嚴查,京城的勳貴大部分都能找出罪過來。這些罪過即使不能讓他們削爵,趕出京城卻毫無問題。
尤其是在皇帝表露出對京營下手的想法後,他覺得單是京營的事務,就能讓勳貴們喝一壺。之前京營護軍使李邦華蒐集的各種罪證,如今都能夠用出來——
這些東西,是之前為了防止皇帝重用勳貴備下的。現在使出來有些牛刀殺雞,但也不算浪費。
因為皇帝對勳貴雖然重視,卻是讓他們去海外開藩,文官現在根本不擔心勳貴和他們爭奪權力。
尤其是皇帝為文官冊封世職和低級爵位後,他們對勳貴就更不擔心了。甚至在針對勳貴時還要收著點,以免皇帝大怒之下,硬要削奪爵位。
現在拿出一些罪證逼迫勳貴讓出土地,就是它們的恰當用處。能把城內的很多衛所,遷到京城周邊安置起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