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常參會議(第3頁)
這對提高聖旨下發效率是好事,但是對朝堂上的官員來說,卻限制了他們的權力。以後常參決定的事情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更別說發表意見了。
對此樂見其成的,可能只有內閣四位大學士。六部、六科的單獨一個部門,在面對內閣時很難反抗。只要他們和皇帝意見一致,就能快速決斷。
六部尚書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剛才還大聲呵斥小官、支持皇帝確定常朝人選的刑部尚書薛貞,此時便反對道:
“陛下,沒有三法司官員與會,常參確定的事情和法律相悖怎麼辦?”
“那樣豈不會鬧出笑話,讓人以為朝中無人?”
戶部尚書郭允厚也說道:
“若是涉及戶口、錢糧之事,沒有戶部與會,常參確定的事情可能無法執行。”
工部尚書薛鳳翔也表示工部事務通常涉及錢糧,禮部尚書來宗道則說旨意不合禮法同樣會鬧笑話,唯有擔心被人參劾的吏部尚書周應秋、已經被人參劾的兵部尚書崔呈秀,沒有出言反對。
不發聲就是默認,朱由檢很擅長這一點。眼看很多被排除出常朝的官員對此不怎麼關心,反對的風浪根本就起不來,朱由檢當即決定道:
“內閣大學士多由禮部尚書兼任,擬定的旨意不至於違反禮法。”
“以後吏部、兵部的事情,可以由常參會議決定。”
又安撫大臣道:
“諸位的考量也有可取之處,常參可以讓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主官列席。各部門若有事情,也可帶著本部門官員請求覲見,由朕召開常參會議直接處理。”
“這樣本朝的常參官,就是內閣大學士和九卿,可以日常參加朝會,隨時能見到朕。”
讓步如此之大,大臣們也有些驚訝。不過這些人都是人精,很快就想明白皇帝並不是把他們排出決策,而是把科道官員排除,只讓相關部門給事中與會。
單獨一個部門的給事中,如何與內閣大學士和九卿抗衡?皇帝這個做法,很符合他們心意。
就這樣,在大臣們的支持、其他朝臣的漠不關心、科道官員的反對下,朱由檢心中比較理想的日常決策機構——常參會議,在一片吵吵嚷嚷中,最終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