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40章 傳詔天下(第3頁)
“不知道楊景辰這個人能不能用,有沒有能力把我的意志傳到吏部。”
“如果此人不行,只能再換一個。”
讓楊景辰以吏部侍郎身份親掌文選司,是朱由檢在朝堂上走出的重要一步棋。這個人雖然算是閹黨,卻和閹黨的牽連並不深,只是和餘煌等人一樣參與了《三朝要典》編纂,未來有可能被自己保下來。
同時,因為楊景辰依附閹黨,朱由檢覺得他不是那種正直不屈、頑固不化的文臣,有可能投靠自己、按自己意志行事。這讓朱由檢把起復孫傳庭、掌控文選司的事情交給他,看看能不能辦好。
今日的常參會議,就是一個考驗。
辰正八點,皇極門東側的文華殿,朱由檢召集內閣大學士、九卿等常參官,以及吏部、吏科相關人員,開始朝會制度改革後,第一次常參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處理吏部事務,商議加銜名號,確定常朝官人選。
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會議,朝臣都感覺很新奇。以往只有內閣大學士才能經常見到皇帝,所以他們的權柄最重。如今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這九卿同樣有資格經常見到皇帝,和內閣大學士一同在常參會議上討論事務。這讓大臣們明顯感覺到,九卿和大學士的關係正在發生轉變,他們之間的權柄和地位,會有一定變化。
大學士和九卿有這個感覺,吏部官員和吏科給事中的感覺就更強了。這麼多的大臣決定的吏部事務,他們有能力反對嗎?恐怕吏部以後只能執行常參會議的決定,真正成為了執行機構。
這種感覺,讓很多吏部官員心裡打鼓,一些原本打算在常參會議上大放厥詞的人,悄然退縮了回去。就連對文選司被侍郎親掌堅決反對的文選司眾官,也有些惴惴不安,不知要不要鬧下去,反抗皇帝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