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賞賜和互市
確定封爵方案之後,孔貞運不等冊封林丹汗,便開始冊封這些蒙古權貴。
鄂托克首領最容易冊封,直接給予伯爵也就是了。他們想討價還價,孔貞運解釋道:
“昔年把都帖木兒率領五千多人歸附,最初也就被授予右軍都督僉事,賜名吳允誠。”
“後來吳允誠多次立下戰功,被封為恭順伯。到了他兒子吳克忠那一代,又立功進封恭順侯,這才有了恭順侯一系二百多年的富貴。”
“你們能直接封為伯爵,已經是陛下的恩典。如果還覺得不足,那就爭取立功。”
這下帳中的權貴都明白了,大明皇帝雖然沒有強令他們去打後金,卻用各種手段鼓勵他們立功。如果想後續提升爵位,那就選靠近後金的領地,方便參戰立功。
明白這一點後,雖然有些人心動,卻大多不敢實施。那些生長在山林中的女真人非常兇猛,他們這些傳承久遠的蒙古權貴,不想和那些人玩命。
所以大多數人仍舊選擇遠離後金的領地,甚至為你前我後爭得不可開交。
想要把事情儘快定下來,孔貞運急忙說道:
“先別爭奪領地,把名字定下來再說。”
“你們總不能還用蒙古名字,那樣聖旨也寫不下。”
“要先起個漢名,方便寫在聖旨上。”
指著聖旨上空白的地方,眾人都看出確實寫不下他們那長長的名字。想到恭順侯一系用的是漢名,再想到自己祖上也是中原人,他們對使用漢名並不排斥,開始確定名字。
有的用名字或部落的第一個字為姓,有的用孔貞運所說他們祖上的劉姓,還有人選擇大明皇帝的朱姓,甚至孔貞運的孔姓、恭順侯的吳姓。
心裡看不上這些人,孔貞運不想把孔姓給他們。不過想到皇帝曾經囑咐可以給投靠的首領賜朱姓,最終還是勉強答應下來。給投靠的首領一一起了漢名,填在聖旨之上。
在孔貞運手把手的教導下,這些人按照禮儀接了聖旨,又得到一些物品賞賜,一個個興奮莫名。
從此以後,他們就成了恭順侯那樣的大明貴族,即使在部落中的地位被人取代,也能靠這個爵位維持富貴,和大明與國同戚。
其他人見到這一幕,更是羨慕萬分,一個個向孔貞運索取爵位,都想成為侯伯。
但是這些人的爵位,就要按具體戶口劃分了,孔貞運以吳允誠為標準,把冊封伯爵的戶數,由皇帝說的三千戶,提高到了五千戶。
這個標準,讓在場的權貴紛紛叫苦。就連剛剛被冊封為伯爵的幾個鄂托克首領,也是心中慶幸。他們的鄂托克本是千戶單位,雖然多年繁衍下來增加不少,卻也不可能達到五千戶。孔貞運定的五千戶標準,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高了:
“恐怕只有大汗的中軍萬戶,才能超過五千戶。”
“五位福晉的萬戶斡耳朵,也就一千戶到三千戶。”
從這些人的口中知道實情,孔貞運才明白為何皇帝把標準定在三千戶。這和他印象中的“控弦十萬”,可謂大不相同。
本來以為順義王那邊能組成“十萬聯軍”,林丹汗這邊應該也有這個數字。如今在得知實際情況後,才知道林丹汗這邊最多也就兩三萬戶。
甚至這兩三萬戶還是虛報,實打實的人口,能有兩萬戶就不錯了。
“兩萬戶只能冊封四個伯,那就實在太少了。”
“看來只能放寬標準,對他們的虛報放鬆點。”
不能自己降低要求,孔貞運向他們道:
“伯爵在大明是世襲指揮使之上的爵位,一個衛最少也有五千戶,你們有五千戶就封伯爵,已經是提高一個等級賞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