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南京太監(第3頁)
“沒人命卻有其他劣跡的審查,罰沒非法收入和不明來源收入。”
“劣跡重的去孝陵衛種菜,劣跡不重的就安排在南京養老。”
“用罰沒的銀錢做本金,在南京應天府開設應天銀行。”
“王承恩開辦順天銀行的事情,你應該知道一二吧?”
塗文輔身上還有提督太倉銀庫、節慎庫的職務,對從他那裡取本金的順天銀行當然一清二楚。聽到皇帝的詢問,急忙點頭稱是,決定回去後再仔細瞭解一下,到南京做好這件事。
果然,皇帝接下來的話,讓他知道應天銀行絕對不是擺設,而且實權很重:
“今後南京各衙署必須在應天銀行開設賬戶,所有銀錢往來,都要經過應天銀行。”
“南京勳貴官員的俸祿本色銀兩,也由應天銀行發放。”
“南方收上來的金花銀,暫時存放在應天銀行。”
“應天銀行和順天銀行之間要合作開展南北匯兌業務,直接在賬上結算,決定每年要押運多少銀兩。”
“以後朕會在各地開設銀行,再設置一位秉筆太監提督銀行業務。這件事你若辦得好,以後還能回京。”
只是寥寥數語,就勾勒出銀行前景。塗文輔心中激動,知道這就是自己回京的指望,下決心辦好這件事。
至於王國泰那邊,朱由檢讓他審查前任織造太監樑棟,再統計蘇杭織造情況,以及蘇州、杭州、松江等地紡織業發展。
畢竟是工業革命最先開始的產業,再重視都不為過。先安排個人過去,瞭解一下情況。
為了安他們的心,朱由檢還下令給徐應元的弟弟和侄子一個世襲千戶和一個世襲百戶名額,同樣去海外新建千戶所。
兩人如果有弟侄想要闖蕩,也給一個世襲千戶和一個世襲百戶名額,同樣前去海外。
至於先前廕襲的都指揮同知、指揮使、指揮同知等等,自然都被削去。
皇帝這種做法,雖然有些小氣,他們卻不敢抱怨。
魏忠賢掌權時大規模廕襲本就很不正常,這種千戶、百戶的世職,反而更靠譜些。
更何況這次的世職能夠新建衛所,只要發配些犯人做軍戶、渡過衛所新建的辛苦期,他們的弟侄以後在海外完全能當土皇帝,比只領俸祿強多了。
所以兩人已決定在南方蒐集犯人,發配去做軍戶。
朱由檢期望的開拓海外風潮,將從他們開始。
目送兩人離開,朱由檢安排了他們的去處後,就想到了王永祚。
本來打算讓這個人和徐應元一起接管東廠,如今徐應元倒臺,王永祚也和他有牽連,只能繼續用王體乾。
不過王永祚和塗文輔、王國泰不一樣,他和徐應元的關係沒有那麼密切,投靠的也是朱由檢這個皇帝,只是走了徐應元的門路而已。
所以朱由檢沒有把他發往南京,而是轉任天壽山守備太監,繼續監督陵工開支。
他要留這個人在京城,讓王體乾有個警惕,如果王體乾把東廠的事情辦不好,就會有人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