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三省護軍使
“護軍是文職還是武職?”
“是隻能由武將和文職軍官擔任,還是可以由文官擔任?”
袁可立沒有立刻推薦人選,反而提出了這個問題。
朱由檢思考了一會兒,覺得純用武將肯定不行,和地方官員協調的時候,文官有可能不理他們。
但是純用文官的話,又會讓文官勢力膨脹,掌握軍中內政,權力深入軍中。
所以他衡量之後,說道:
“護軍都尉、護軍校尉是文職軍官,由通曉文字的軍中文人擔任,管理軍中內政。”
“文臣可以擔任護軍使,作為天子使臣統領護軍。負責協調軍隊和地方,做好軍隊後勤工作,保護和監督軍隊。”
這是把護軍分成文臣擔任的護軍使,以及文職軍官擔任的護軍都尉和護軍校尉。兩者同屬於護軍體系,卻又各有側重,分工有所不同。
聽出皇帝對護軍的設置絕不那麼簡單,那些不願改變的文臣,已經本能地想要反對。
朱由檢卻不待他們反對,便拿話堵住他們:
“文武進士通曉文字,都可以到軍中擔任護軍。”
“蔭官在太學畢業轉為武職的,也可以擔任護軍,負責軍中內政。”
“只要他們的能力足夠勝任護軍使,就可以擔任這個職位。”
把文蔭子弟綁上這個政策,群臣想反對的也不好說話了。畢竟關係到他們後代的利益,護軍使這個職位,極有可能是文蔭武職的最高職位。
畢竟特賜元士出身名額有限,群臣沒信心他們的子弟一定會被特賜元士出身。這樣一來,他們的後裔如果沒有考上進士,最好的選擇就是轉為武職。
但是武職的天花板顯而易見,最高也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和衛尉寺卿,職位寥寥不說,而且侷限在錦衣衛體系。
如今皇帝設置文職軍官體系,並且專門設置了護軍一職由文職軍官擔任。這個需要大量官員的體系,便成為轉任武職的文蔭子弟的最佳選擇。
護軍使、護軍都尉、護軍校尉,一聽就知道這不止幾個官位。以後邊境各鎮,都有可能設立護軍。文蔭子弟能擔任這些軍職,文官的權力也能在軍中深入。
尤其是護軍使的地位和提督相當,未來甚至能和提督一樣,署理總督職務。達到這一步後,對於非進士來說已經到了頂點。尚書、侍郎等需要廷推的職務,就不是非進士出身的官員能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