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內官內侍等級(第3頁)
“都知監和內官監做好配合,把所有內廷人員審查一遍。”
“內廷職司也需要調整,重新進行任命。”
王文政、劉若愚領命,都聽出皇帝不喜歡拜乾爹、認老叔,看來內廷的風氣,以後會有變化。
又想到內廷的新人,劉若愚詢問道:
“剛進宮的新人,應該如何任命?”
卻是他想到內書堂畢業的也只授予從九品散官,其他人自然更低。
朱由檢懶得多想,直接仿照九級吏員,設置九級內侍,下令道:
“從九品內官以下,設立九級內侍。”
“入宮內侍經過訓練處培訓後,按訓練成績授予一到三級內侍,優秀的推薦入內書堂。”
“之後五年一遷,有年功可以減磨勘,可以申請去內書堂讀書,內書堂組織考試招收。”
“到了第九級,可授予從九品內官郎,自此成為內官。”
“內官可以稱臣,必須進內書堂讀書,至少要認識字,知道典章禮儀。”
“有郎官散官的內官,可以擔任協理、僉書等職位。”
“有大夫散官的內官,可以擔任掌印、提督等職位,可以正式稱為太監。”
“內官和內侍在五十歲以上年老體殘或患病不能在宮內當差時,可以申請出宮。六十歲仍然沒有品級的,按其以往功勞,決定是否授予從九品內官郎,安排到宮外當差。”
“出宮後的待遇,由其級別決定。”
財政實在太緊張,朱由檢現在不敢給內官內侍提高俸祿,也不敢許諾退休待遇。只能先劃分級別,以後具體確定。
劉若愚聽著內侍五年一遷的規定,知道從一級內侍升為從九品內官郎,需要四十年時間。這麼長時間下來,他們大多就五六十歲,需要出宮當差了。
如果像魏忠賢那樣成年後才入宮,估計升不到內官,就要出宮當差。
所以成為內官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內書堂讀書。這讓內書堂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
司禮監擁有內書堂,權勢仍舊是內廷第一。相當於內廷吏部的內官監、內廷兵部的御馬監、內廷都察院的都知監,都無法和司禮監相比。
更別說他和王文政,都是以司禮監太監的身份,兼任內官監、都知監太監。
司禮監在內廷的地位,可謂牢不可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