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內廷十六監(第3頁)
這些監合在一起,並稱內廷十六監。細分為宮內十二監、宮外四監。
四司八局雖然仍舊存在,卻淪為附屬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並稱二十四衙門的舊事,自然不復存在。
確定這些衙門之後,朱由檢又正式設置官職,下令道:
“各監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總掌事務。”
“提督太監一到數員,輔佐和監督掌印太監。”
“各監附屬的司局房等衙門,設提督太監或協理、僉書管理,掌管印信獨立辦公,受所附屬的監兼管。”
“太監須有從五品侍直大夫以上散官,協理、僉書只需有郎官散官即可擔任。”
說著,他開始任命各監掌印: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仍舊掌管司禮監,兼任東廠提督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御馬監掌印太監高時明,仍舊掌管御馬監,監督戶共二部收支。”
“司禮監秉筆太監、都知監掌印太監王文政,負責宮內監察,審查內廷人員。”
“司禮監隨堂太監、內官監提督太監、掌管內官司劉若愚,負責整理內廷職官,重新任命內官。”
“內官監掌印太監是誰擔任?是否能夠配合?”
劉若愚趕緊回道:
“內官監掌印李永貞,是逆賢心腹。”
“已列入首逆同謀,被查抄家產。”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說道:
“那你就暫掌內官監印信,把內官監的事情擔起來。”
“如果能做得好,以後正式升任掌印太監。”
然後繼續任命:
“御用監掌印是王體乾兼任,他身上還兼著東廠,御用監就交給別人。”
“司禮監秉筆太監宋晉,兼任御用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鄒義,兼任尚膳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沈蔭,兼任尚衣監掌印太監。”
“其餘太監審查,過關之後任命。”
這個任命,讓劉若愚心中暗暗叫好,感覺皇帝厲害。
鄒義、沈蔭、宋晉三人,是魏忠賢之前的東廠提督太監。他們和魏忠賢的關係,不可能會有多好。
其中宋晉執掌東廠最初是魏忠賢、王體乾推薦的,皇帝用他取代王體乾兼任的御用監掌印,王體乾不好說什麼。
沈蔭是被魏忠賢、王體乾趕走的,把他起復回宮,擔任尚衣監這個重要而又不太重要的衙門掌印,是為了督促讓王體乾用心辦事,卻又不過於刺激他,讓人以為皇帝要動王體乾——
已經除去魏忠賢,王體乾是絕對不能在這時候動的,否則某些閹黨可能會怕得狗急跳牆,發生不測之禍。
而且王文政這個皇帝的心腹,也是王體乾推薦的。皇帝要大用王文政,更不可能動王體乾。
至於尚膳監鄒義,他是跟隨泰昌皇帝在潛邸最久的,本來應該大用。但是泰昌皇帝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就賓天了,他這個泰昌皇帝的舊人,在當年冬天就辭任閒住。
皇帝應該是覺得鄒義可靠,把他召回來掌管尚膳監。
在徐應元突然被處死,塗文輔、王國泰、王永祚等人也不能用的情況下,皇帝用這三個人,可謂最佳選擇。
朱由檢其實也是無奈,若非徐應元的事情太突然,他不會拖到現在,才開始清理內廷。
這三個前任東廠提督太監他其實都不熟悉,只是看名單劃拉出來的,用他們可謂不得已。
朱由檢能確定這三人沒有附逆,能不能擔起責任要看以後表現。
任用這七個主要太監後,清理內廷的事情,開始全面展開。
朱由檢需要一個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內廷,而且要更加高效,縮減內廷人員。
內府監負責工業商業財務,上林苑監負責農業土地屯田,錦衣衛監負責情報侍衛,欽天監負責天文曆法。
這些監合在一起,並稱內廷十六監。細分為宮內十二監、宮外四監。
四司八局雖然仍舊存在,卻淪為附屬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並稱二十四衙門的舊事,自然不復存在。
確定這些衙門之後,朱由檢又正式設置官職,下令道:
“各監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總掌事務。”
“提督太監一到數員,輔佐和監督掌印太監。”
“各監附屬的司局房等衙門,設提督太監或協理、僉書管理,掌管印信獨立辦公,受所附屬的監兼管。”
“太監須有從五品侍直大夫以上散官,協理、僉書只需有郎官散官即可擔任。”
說著,他開始任命各監掌印: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仍舊掌管司禮監,兼任東廠提督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御馬監掌印太監高時明,仍舊掌管御馬監,監督戶共二部收支。”
“司禮監秉筆太監、都知監掌印太監王文政,負責宮內監察,審查內廷人員。”
“司禮監隨堂太監、內官監提督太監、掌管內官司劉若愚,負責整理內廷職官,重新任命內官。”
“內官監掌印太監是誰擔任?是否能夠配合?”
劉若愚趕緊回道:
“內官監掌印李永貞,是逆賢心腹。”
“已列入首逆同謀,被查抄家產。”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說道:
“那你就暫掌內官監印信,把內官監的事情擔起來。”
“如果能做得好,以後正式升任掌印太監。”
然後繼續任命:
“御用監掌印是王體乾兼任,他身上還兼著東廠,御用監就交給別人。”
“司禮監秉筆太監宋晉,兼任御用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鄒義,兼任尚膳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沈蔭,兼任尚衣監掌印太監。”
“其餘太監審查,過關之後任命。”
這個任命,讓劉若愚心中暗暗叫好,感覺皇帝厲害。
鄒義、沈蔭、宋晉三人,是魏忠賢之前的東廠提督太監。他們和魏忠賢的關係,不可能會有多好。
其中宋晉執掌東廠最初是魏忠賢、王體乾推薦的,皇帝用他取代王體乾兼任的御用監掌印,王體乾不好說什麼。
沈蔭是被魏忠賢、王體乾趕走的,把他起復回宮,擔任尚衣監這個重要而又不太重要的衙門掌印,是為了督促讓王體乾用心辦事,卻又不過於刺激他,讓人以為皇帝要動王體乾——
已經除去魏忠賢,王體乾是絕對不能在這時候動的,否則某些閹黨可能會怕得狗急跳牆,發生不測之禍。
而且王文政這個皇帝的心腹,也是王體乾推薦的。皇帝要大用王文政,更不可能動王體乾。
至於尚膳監鄒義,他是跟隨泰昌皇帝在潛邸最久的,本來應該大用。但是泰昌皇帝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就賓天了,他這個泰昌皇帝的舊人,在當年冬天就辭任閒住。
皇帝應該是覺得鄒義可靠,把他召回來掌管尚膳監。
在徐應元突然被處死,塗文輔、王國泰、王永祚等人也不能用的情況下,皇帝用這三個人,可謂最佳選擇。
朱由檢其實也是無奈,若非徐應元的事情太突然,他不會拖到現在,才開始清理內廷。
這三個前任東廠提督太監他其實都不熟悉,只是看名單劃拉出來的,用他們可謂不得已。
朱由檢能確定這三人沒有附逆,能不能擔起責任要看以後表現。
任用這七個主要太監後,清理內廷的事情,開始全面展開。
朱由檢需要一個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內廷,而且要更加高效,縮減內廷人員。
內府監負責工業商業財務,上林苑監負責農業土地屯田,錦衣衛監負責情報侍衛,欽天監負責天文曆法。
這些監合在一起,並稱內廷十六監。細分為宮內十二監、宮外四監。
四司八局雖然仍舊存在,卻淪為附屬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並稱二十四衙門的舊事,自然不復存在。
確定這些衙門之後,朱由檢又正式設置官職,下令道:
“各監設掌印太監一員,負責總掌事務。”
“提督太監一到數員,輔佐和監督掌印太監。”
“各監附屬的司局房等衙門,設提督太監或協理、僉書管理,掌管印信獨立辦公,受所附屬的監兼管。”
“太監須有從五品侍直大夫以上散官,協理、僉書只需有郎官散官即可擔任。”
說著,他開始任命各監掌印: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仍舊掌管司禮監,兼任東廠提督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御馬監掌印太監高時明,仍舊掌管御馬監,監督戶共二部收支。”
“司禮監秉筆太監、都知監掌印太監王文政,負責宮內監察,審查內廷人員。”
“司禮監隨堂太監、內官監提督太監、掌管內官司劉若愚,負責整理內廷職官,重新任命內官。”
“內官監掌印太監是誰擔任?是否能夠配合?”
劉若愚趕緊回道:
“內官監掌印李永貞,是逆賢心腹。”
“已列入首逆同謀,被查抄家產。”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說道:
“那你就暫掌內官監印信,把內官監的事情擔起來。”
“如果能做得好,以後正式升任掌印太監。”
然後繼續任命:
“御用監掌印是王體乾兼任,他身上還兼著東廠,御用監就交給別人。”
“司禮監秉筆太監宋晉,兼任御用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鄒義,兼任尚膳監掌印太監。”
“司禮監秉筆太監沈蔭,兼任尚衣監掌印太監。”
“其餘太監審查,過關之後任命。”
這個任命,讓劉若愚心中暗暗叫好,感覺皇帝厲害。
鄒義、沈蔭、宋晉三人,是魏忠賢之前的東廠提督太監。他們和魏忠賢的關係,不可能會有多好。
其中宋晉執掌東廠最初是魏忠賢、王體乾推薦的,皇帝用他取代王體乾兼任的御用監掌印,王體乾不好說什麼。
沈蔭是被魏忠賢、王體乾趕走的,把他起復回宮,擔任尚衣監這個重要而又不太重要的衙門掌印,是為了督促讓王體乾用心辦事,卻又不過於刺激他,讓人以為皇帝要動王體乾——
已經除去魏忠賢,王體乾是絕對不能在這時候動的,否則某些閹黨可能會怕得狗急跳牆,發生不測之禍。
而且王文政這個皇帝的心腹,也是王體乾推薦的。皇帝要大用王文政,更不可能動王體乾。
至於尚膳監鄒義,他是跟隨泰昌皇帝在潛邸最久的,本來應該大用。但是泰昌皇帝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就賓天了,他這個泰昌皇帝的舊人,在當年冬天就辭任閒住。
皇帝應該是覺得鄒義可靠,把他召回來掌管尚膳監。
在徐應元突然被處死,塗文輔、王國泰、王永祚等人也不能用的情況下,皇帝用這三個人,可謂最佳選擇。
朱由檢其實也是無奈,若非徐應元的事情太突然,他不會拖到現在,才開始清理內廷。
這三個前任東廠提督太監他其實都不熟悉,只是看名單劃拉出來的,用他們可謂不得已。
朱由檢能確定這三人沒有附逆,能不能擔起責任要看以後表現。
任用這七個主要太監後,清理內廷的事情,開始全面展開。
朱由檢需要一個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內廷,而且要更加高效,縮減內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