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井田封建(第3頁)
“《孟子曰:方里而井。”
“《春秋穀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裡,名曰井田。”
“朕打算在關外把裡改為三百步,每一里的平方,也就是一方里,為一井田。”
“千里見方,就是百萬平方里、百萬井田。”
“這百萬井田,就作為百萬份軍功,授予所有參與收復遼東的功臣。”
“最低一井田,最高一百井田,功勞大者先挑,功勞小者後挑。死難烈士優先、傷殘將士優先、前線將士優先。”
“這些土地按井田制實行十一稅,誰都不能免稅,但也不繳納其它任何地丁銀。”
“功勞不能買賣,井田也不能買賣,同樣不能分割,戶主世代承襲,由朝廷賜予和收回。”
打算在遼東試行分封,把土地分成小塊,直接分配出去。
如果事情順利,以後就在海外分封更大的,十里平方起步。
群臣聽到皇帝所言,眼睛都瞪圓了。實在沒有想到,皇帝會這麼分配土地。
尤其是井田這個說法,讓他們渾身激動,認為皇帝在恢復古禮——
哪一個儒家士子,沒有恢復井田制的想法呢?
只是井田制實在不可行,王莽改制失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儒家士子,才不得不放棄井田制。
但是歷朝歷代,都不乏提倡井田制的士人。如今皇帝提出在關外實行井田制,不管可不可行,都代表皇帝在實行仁政,致力於三代之治。
內閣首輔黃立極,當即就率領群臣說道:
“《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本朝海瑞曾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
“陛下在遼東實行井田,施行仁政,臣等為天下賀。”
群臣齊聲稱頌,認為皇帝仁善,實行井田封建。
實在沒想到群臣的反應這麼大,朱由檢發現自己低估了井田制在儒生心中的意義。
在他心中,井田制是個老古董的制度,自己也沒想過恢復它。只是一方里恰好就是一井田,借用這個名稱而已。
如今群臣的反應,讓他覺得這個名稱用得很對,以後海外封地的方十里、方百里,要改稱一百井田、一萬井田。
井田封建,果然是儒生心中的浪漫。自己要滿足他們的幻想,為他們分封井田——
讓他們去海外建立領地、甚至建立藩國,把大明人口遷移出去,減輕人口負擔。
這就是朱由檢所規劃的,新時代的井田封建!
《明史·海瑞傳:
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
嘗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稅,尚可存古人遺意。”
故自為縣以至巡撫,所至力行清丈,頒一條鞭法。意主於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