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158章 田畝和人口(第3頁)

 唯有讓流民吃飽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讓流民吃飽飯的辦法,一是從分配上解決,二是增加糧食。

 分配製度的改革,會觸動大明所有階層的利益。朱由檢現在沒有這個權威,也沒有靠譜的官吏。所以這種劇烈的改革在他腦海中轉了一下,很快就拋開了。

 相比於改革分配製度來說,增加糧食反而更簡單些。尤其是東北這個大平原,是現成的待開發土地。

 這個地方距離中原很近,大明的人能夠很方便地移民過去。相比於生死未卜的移民海外來說,他們更願意接受。

 歷史上清朝在東北開禁後,短短幾十年時間,就有三四千萬人闖關東。

 朱由檢想到這個數字,就覺得東北的開發潛力很大。只要能把遼東收回來利用好,完全能讓大明渡過天災和人口爆炸帶來的危機。

 大明造反的流民主要在西北,其次就是中原。這兩個地方的人口估計下來約三千萬,只要能移走一半,剩下的人就能活下去。

 同時因為是移民,這些人不但能在東北生產糧食,還減少了內地的糧食消耗。流民造反的事情,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

 同時,東北開發後帶來的稅收,也能緩解大明的財政困境,減少從受災地區收稅。

 所以東北是必須要收復的,後金的建虜在朱由檢看來,就是爭奪生存空間的大敵。

 而且東北的制度,在朱由檢看來也是必須變更的。免得大明的官吏把陋習都帶過去,朝廷收不上稅。

 在關外這樣一張幾乎空白的紙上作畫,相比調整關內的分配製度,難度要低很多。

 朱由檢打算以井田制的名義,讓所有人一體納稅。除了按田畝繳納的十一稅外,不再收任何地丁銀,相當於攤丁入畝,不再收人口稅。

 他相信,在這條政策下,井田的主人一定會多生育、多從關內移民,讓這些移民做佃戶,幫他們開發土地。

 這一切的根基,就是從改變裡制開始。

 因為畝制太複雜,朱由檢在關外分封土地直接就按方里。對他來說裡的長度很重要,關係到稅收問題——

 以後哪一家有多少土地,該交多少賦稅,只需要在地圖上測量就行了,根本隱瞞不下去。東北平坦的大平原,也支持他做到這一點。

 所以裡的長度,朱由檢打算和子午線長度掛鉤,仿照後世的米制,以通過京城的子午線為標準,把北極點到赤道的距離,定為兩萬裡。

 那麼一里就等於五百米,以此來確定米,以及相關的分米、公升、千克。重新制定一套度量衡制度,更加精確規範,而且方便計算。

 以後,他再按一里等於三百步、一千五百尺,把標準尺給定下來,丈量關內土地,讓官紳一體納稅。

 所以現在就有了一個問題:欽天監能不能把子午線的長度精確測量出來、確定裡的長度?

 米的定義:

 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

 由於誤算了地球的扁率而錯算了弧長,第一個存檔米原器的長度比子午線定義的米少1/5毫米。但這個長度還是被當作了標準。也因此,最後地球通過極點的周長要比4千萬米多一點40,007,863m。

 1983年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義:“光在真空中行進1/299 792 458秒的距離”為一標準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