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164章 起復東林黨人(第2頁)

 但是目前朝堂上的東林黨官員少不說,在起復舊臣的問題上,他們同樣有爭端。

 有的認為應起復大學士,直接擔任首輔。有的認為應起復所有有資格擔任大學士的官員,然後再從這些官員中,廷推出新的大學士。

 可以說,在皇帝拋出兩個大學士名額後,朝堂上亂哄哄的,各人都有看法。

 朱由檢同樣有看法,因為之前設置了四輔大臣,大學士被他加正一品輔政大臣、從一品弼政大臣。

 加銜是皇帝的恩典,所以首輔的任命權實際被他掌握。只要他不給大學士加輔政大臣,那個大學士就難以稱為首輔。

 如今要起復舊臣,朱由檢打算把這件事確定,不能讓原有的內閣大學士回朝後直接按資歷擔任首輔,衝擊朝堂局勢。

 廷推大學士的資格,朱由檢也打算限定一下,儘量從尚書中推選。而非在擔任侍郎後,很快就擔任大學士。那樣的大學士施政經驗不多,如何能處理好事情?

 所有大學士他都打算認真考察,不能像歷史上那樣搞出“崇禎五十相”,卻沒幾個人有能力。

 所以朱由檢在群臣爭論了一陣子後,擔心再論下去事情偏離軌道,決定道:

 “起復一位大學士,從擔任過大學士的人中選擇。”

 “廷推一位大學士,從兩京官員中推舉。”

 “原本擔任過尚書、或者有資格擔任尚書的,也可以提出來一併起復,列入廷推候選。”

 “這些起復的官員在以後官職有空缺時,優先候補任用。”

 提出的這兩個標準,很多官員認同。因為皇帝這樣既照顧了原本東林黨的官員,也照顧了現在的朝臣。

 能夠被起復的,自然大多是東林黨。以前的閹黨大學士顧秉謙、魏廣微、馮銓等人,基本是沒人提起的。因為他們就是被朝堂上現在掌權的閹黨打倒的,而且和東林黨仇深似海,以後定逆案的時候,少不了被列進去。

 所以皇帝說起復一位大學士,基本就是說起復一位東林黨。東林黨人對此,自然很是滿意。

 朝堂上的官員,能夠競爭另一個名額,自然同樣滿意。

 至於皇帝把大學士候選悄悄限定在尚書或有尚書資格,則被很多人忽視。朱由檢把自己的私貨,悄悄加在裡面。

 大學士標準定下來後,剩下的就是人選了,起復大學士這件事很簡單,因為就那幾個候選人。

 葉向高、劉一燝、韓爌、朱國禎等人,都被提了出來,很多東林黨人都希望這些人回朝,擔任大學士甚至首輔。

 但是他們很快就迎來當頭一棒,因為有人指出,葉向高已經死了,就在八月二十九日去世。消息已經傳出,只是還沒有正式傳到朝廷來。

 這讓很多東林黨人大受打擊,認為失去了主心骨。葉向高在閹黨列出的《東林點將錄上被列為天魁星及時雨,可見他的地位。

 如今閹黨倒臺,朝廷要起復東林黨,葉向高卻在今年去世了,當真天不假年。東林黨失去了一個主心骨,葉向高不能再統領他們。

 但是朱由檢卻有些慶幸,因為葉向高在萬曆三十五年就擔任內閣大學士,次年內閣就剩下他一個獨苗苗,多年擔任獨相。

 這個人若是回朝,必然擔任首輔,否則就是苛待。

 而且有這樣的人在朝中,東林黨就有了核心,自己所面對的,就是有很多士子擁護的東林黨。

 以東林黨的號召力,散亂的文官集團,有可能被他們整合大部分。

 朱由檢在認識到文官集團整體意志後,已經決定對東林黨人慎重起復。而不像先前起復督撫時,大多選用東林黨。

 如今葉向高死了,那就不用糾結了。朱由檢當即下令,待正式消息傳來,朝廷要有恩恤。對死人他很寬容,不吝這些虛名。反正人都死了,不可能再活過來爭權。

 所以葉向高的名字被劃去,剩下的就是劉一燝、韓爌、朱國禎等人。

 朱由檢問了一下劉一燝的情況,得知他是在泰昌元年八月入閣,當年底就因為方從哲被彈劾接任內閣首輔,然後高風亮節地向朝廷建議葉向高回朝擔任首輔。

 這讓朱由檢認識到,劉一燝是東林黨的核心,而且是那種捨己為人、以黨派利益為先的東林黨人。這種人對東林黨是高風亮節,對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