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明印刷工坊
第178章 大明印刷工坊
繼續處理通政司的事情,朱由檢詢問呂圖南道:
“印刷方面有什麼難題?”
“《京報之類的民間報紙都是如何解決的?”
“為何不能向他們學習,用他們使用的技術印刷?”
被孟紹虞橫插一槓子,發現皇帝不是一無所知後,呂圖南知道自己不能敷衍搪塞了,把自己這幾個月瞭解的情況,一點點道了出來:
“《京報等報紙雖然印刷數量不少,卻主要在京城販賣,偶爾流傳到外地。”
“相比《大明通政司月刊要在兩京十三省印發,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採用雕版印刷,每個工匠每天大約能雕刻五十字,如果時間不緊急,可以讓他們每人雕刻一頁。”
“月刊有多少頁,就需要多少刻字工匠。”
“送到地方之後,同樣需要這麼多刻字工匠,雕刻出來雕版。”
“還需要採購木料、墨水、紙張,讓其他工匠印刷。”
“每月印刷月刊,需要消耗的錢糧太多。”
聽到雕版這麼麻煩,朱由檢不由咋舌,詢問道:
“雕版的成本這麼高,為何不用活字呢?”
活字印刷術名氣很大,但是卻不實用,呂圖南解釋道:
“活字的成本更高!”
“如果採用銅活字,一套字模至少需要幾萬字,多則數十萬字,費數十萬兩。”
“而且排版之時,至少需要一人唱版、一人揀字、一人排版。這些都要識字的人擔任,需要的俸薪更多。”
“銅活字還容易丟失,容易被人盜賣。一旦有字模丟失,或者不夠使用,就需要另外鑄造。”
“費實在太大,而且難以維護。”
聽到銅活字的成本這麼高,而且還容易被偷,朱由檢放棄使用銅活字的想法,詢問道:
“木活字、泥活字、鉛活字呢?”
“這些早就使用了吧?”
呂圖南迴道:
“木活字、泥活字容易磨損,印刷多了字跡不清晰,需要重新刻字。”
“鉛活字臣只是聽說過,不知成本幾何。”
知道鉛印是未來,朱由檢當即下令:
“蒐集鉛活字的技術,以後重點發展。”
又詢問道:
“民間還有什麼印刷技術?”
“尤其是那些小報,都是如何印刷的?”
呂圖南這幾個月瞭解得還算清楚,回道:
“有用雕版的,有用活字的,還有用蠟版的。”
“各種技術不一,普遍質量很差。”
質量差一點不要緊,能傳播信息就行,朱由檢詢問道:
“什麼是蠟版印刷?”
“相比雕版、活字的成本如何?”
呂圖南解釋道:
“蠟版就是用蜂蠟和松香混合製版,代替較貴的梨木,直接在上面雕刻,然後用於印刷。”
“印刷之後所用蠟版並不保存,可以把蠟從底版上刮下,然後重新使用。”
“這樣成本相比雕版、活字就低得多,而且雕刻速度快,印刷非常快捷。”
“前宋之時,進士榜單公佈後,就有小報把榜單快速印出,在東京各地販賣。”
“但是蠟版的質量差,通常印刷幾百份就有破損,導致字跡不清。”
“若是使用蠟版,有損朝廷體面。”
什麼體面不體面的,朱由檢不怎麼在意。在他看來能把信息傳播出去最重要,質量以後再說。
只要有這種需求,自然有工匠改進。大明的人口那麼多,有能力的人才一點都不少。
而且蠟版這種技術,聽起來像是後世的油印,朱由檢覺得很有前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用處。所以他決定暫時使用蠟版,下令道:
“民間能用蠟版,朝廷也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