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195章 廷推制度(第3頁)
“凡總督陝西三邊、宣大都御史缺,會五府大九卿堂上官及科道廷推。萬曆五年題準,不會五府。”
“又有閣臣、吏兵二部尚書,會大九卿五品以上官及科道廷推。”
“萬曆以前,閣臣可以參加廷推。萬曆之後不再參與,但最初閣臣尚與吏部商議人選,後來絕不相聞。”
“萬曆二十年,閣臣張位奏:建議大僚缺,九卿各舉一人,類奏以聽上裁,用杜專擅。”
“天啟五年復舊制,但因魏逆專權,與推者屆時惟畫諾而已。”
廷推制度這些年的改變,說明它絕不是不能變化,更談不上是祖制。
文官覺得“大臣進用,宜出廷推”,是因為他們不想讓皇帝掌握用人大權,前途完全由皇帝決定。
至於如何廷推,他們是不介意改變的。
就連上面的規定,實際也不是完全執行。吏部同九卿科道會推閣臣的事情,同樣也不罕見。而且最初的廷推制度,就是“九卿會推用之”。
所以在楊景辰說完之前的廷推參與人員後,很多官員開始發表意見。有的認為應該五品以上官員和科道官員廷推,有的大臣應該三品以上官廷推,支持九卿廷推的,幾乎只有九卿。
朱由檢當然是九卿廷推的支持者,他最喜歡這種推選辦法,方便掌控人選。
不過,群臣的意見也不能不聽,否則推選出的人員,得不得他們的認可。
聽他們爭論了好一會兒,朱由檢下決定道:
“以後閣臣和吏兵二部尚書,在常朝上由五品以上官員及科道官員廷推。”
“確切地說,就是正五品郎中或寺丞以上、或者加銜從四品參議以上的部寺官員,以及六科十三道掌印、或者加銜正五品殿中侍御史以上的科道官員,有資格參與大學士和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廷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