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267章 京報專刊

 大明的會試分為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

 今年因為增加了明法科和明算科,在第三場會試結束後,還會於十八日、二十一日繼續舉行考試。

 許多舉人為了增加錄取的幾率,報考了明法科和明算科。打算在會試結束後,順便考這兩個科目。

 甚至有專門瞄準這兩科的,對前三場會試都不怎麼用心,打算考明法科或明算科進士。

 這樣的人雖然很少,卻代表了一種新方向。例如河南盧氏的牛金星,便瞄準了明算科。

 他是在去年鄉試才考上舉人的,對考進士根本沒有多大指望,本來沒打算參加這次會試。

 沒想到皇帝新設明法科和明算科,而他從小就很喜歡天官風角秘要,對天文占卜這些雜學頗為精通,也因此在算術上有些造詣。

 自認為在算術上勝過很多舉人,牛金星進京赴試,打算考明算科進士。

 只是他的消息不夠靈通,不知道摹擬考試的事情。進京之後才知道為了準備明法科和明算科考試,京城舉辦了兩次模擬考試。若是他能早來些時日,就能參加第二次模擬考試,多一次科場經驗。

 如今,牛金星只能像其他舉子一樣,抄錄一些人傳出的模擬考試題目和參考答案,揣摩明算科試題。

 “雞兔同籠、勾股計算、測量田畝……”

 “這些試題都很簡單,就是題目太多了!”

 看著這些算術題,牛金星覺得大多沒有什麼難度,就是考題的範圍比較廣,很難有人把這些全部掌握。

 尤其讓他注意的,就是明算科的題目特別多,如果算得慢了,很可能無法把整張試卷答完。

 這種考試方法,是朱由檢觀看兩次模擬考試答卷後,所定下的方略。

 因為他發現很多人的數學知識不夠,如果考得太深,可能沒多少人答上來。

 而且那些天文等方面的高深知識,對官員的用處也不大,沒必要考得這麼深,讓很多人答不出來。

 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參考後世的行測,設置很多考題,讓大部分人沒有時間答完。

 通過大量的題目,區分應試舉人。

 這也是他想實行百分制的原因,只是因為其它條件不成熟,暫時沒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