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298章 巡捕營新軍

 早在去年八月,朱由檢剛剛登極的時候,便派人詢問徐光啟有關曆法的問題。

 徐光啟在那個時候,就知道自己可能被起復,編撰《農政全書的同時,按照皇帝吩咐思索曆法問題。

 待到十一月份,朱由檢掀翻魏忠賢后,終於正式下令將徐光啟起復。徐光啟在年前十二月,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待到他收拾行囊,準備進京的時候,又得知自己成了大學士,成為天下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

 這讓他真的感受到,皇帝對自己很看重——

 按照常理來說,比他有資格成為大學士的,遠非一兩個人。

 懷著這種想法,徐光啟不顧旅程疲累,在監護朝鮮的計策被皇帝採納後,又上了一份奏疏,包含著他對時局的看法,以及這些日子思索的建議。

 朱由檢看著奏疏,對徐光啟的才能認識更加深刻,嘆息道:

 “徐卿昔年計策,多有可用之處。”

 “可惜朝中黨爭不斷,未能讓卿一展才略。”

 “卿在奏疏中所說強兵之事,甚合朕的想法。”

 “這件事可有具體章程和具體練兵人選?”

 看著徐光啟在奏疏中說當年若能用他之計,“用兵不過二三萬,用金錢不過五六百萬,數年之間可以成功”,朱由檢雖然不十分相信,卻也不能不有期待。

 所以見徐光啟在奏疏中提出練兵五千,當即就有些心動,想看看他有沒有具體的章程,有沒有成功的可能。

 徐光啟當年便練過兵,如今再提出此策,當然思索得更完善。將用人、選士、車甲、兵仗、大小火器等等說得井井有條,還請求把自己弟子孫元化調來,實際主持此事。

 朱由檢早有練兵的想法,不但選拔了曹文詔、周遇吉等武將,還親自訓練過巡捕營。

 只是對這個時代的兵如何練,他沒有什麼好辦法。聽徐光啟說得頭頭是道,思索之後說道:

 “京營不便輕動,徐卿現在是大學士,也不便去地方。”

 “巡捕營額定巡軍一萬一千,朕分五千人給你,負責編練新軍。”

 “如果能夠練好,以後再按法整訓京營。”

 對京城的武力,朱由檢是非常重視的。徐光啟請求練的精兵,也被他放在巡捕營。

 這支武力,現在屬於錦衣衛。裡面大小將官,他都有權力任命。

 這就給了他很大的自***,可以讓徐光啟訓練精兵。不需要再朝堂上討論來討論去,多出一堆問題。

 巡捕營的名號,徐光啟當然聽說過。在他印象之中,是一支連京城盜匪都無法平定的弱兵。

 這讓他皺著眉頭,說道:

 “陛下,欲練精兵,必從選人開始。”

 “臣以為巡捕營將士不可用,需要重新招兵?”

 朱由檢年前訓練過一千巡捕營將士,覺得沒他說的那麼差,有些不以為然地道:

 “徐卿這就想差了,巡捕營現在可不一樣了。”

 “朕在年前練過一段時間,其中多有能用於戰場的士兵。”

 “這些人現在被分配到城區衛尉署,現在京城的治安和消防衛生工作,都是他們負責呢!”

 “朕允許你從這些人中,挑選合適的士兵。”

 徐光啟剛剛進京,對此感受不深。但是北京城更乾淨的事情,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想著那些在街上巡邏時似模似樣的紅馬褂,徐光啟道:

 “若是都像街上的巡警那樣,或許能夠合用。”

 “就怕巡捕營的精銳都在當巡警,沒有更多精兵。”

 “臣請求陛下允許,從()

 外面招募新兵。”

 朱由檢聽他這麼說,心裡也泛起嘀咕。不知巡捕營那裡,還能選出來多少精兵。

 所以他聽著徐光啟的請求,終於答應他道:

 “新兵是可以招募的,但是最好從京城周圍的衛所中選。”

 “哪個衛所的兵被徐卿看上了,徐卿都可以選過來。”

 “衛所的餘丁也可以,他們世代效忠,忠心沒有問題。”

 “朕允許你招募一萬人,從中優中選優,選出五千精兵。”

 徐光啟聽到皇帝只允許從衛所中選人,心中是不大樂意的。畢竟衛所兵是什麼樣子,大明的人都知道。

 也就皇帝深居內宮,還覺得衛所的兵堪用。實際很多士兵和軍官的農奴無異,體格還不如能吃飽飯的百姓。

 這些士兵心中滿是怨憤,沒逃亡就算好了,他們對皇帝的忠心,真不見得比百姓更高。

 有心說出這個實情,徐光啟又擔心自己一說再說,惹得皇帝不滿。那些和衛所有牽聯的勳貴,也可能阻礙練兵。

 所以他張著嘴巴,最終沒有說出來。答應從衛所之中,挑選合適的士兵:

 京城周邊數十衛,就不信選不出一萬人。』

 實在不行,去薊鎮、宣府招募。』

 這兩個地方也在京城周邊,勉強能說過去。』

 作為邊鎮衛所,薊鎮、宣府還是能選出一些精兵的。徐光啟仗著大學士的身份,有底氣從那裡選人。

 這樣商討下來,總算解決了士兵的來源問題。對於徐光啟請求調孫元化進京的事情,朱由檢也答應了,說道:

 “之前朕特賜孫元化為元士,讓他去遼東擔任護軍都尉。”

 “如今徐卿想讓他留京,那就去巡捕營新軍擔任護軍都尉吧!”

 “至於巡捕營新軍的軍官,儘量從年前受過整訓的士兵中選。”

 “武學中也有一些將領,徐卿可以去挑一些。”

 “另外,過些日子還有武道大會舉辦,徐卿若有興趣,也可以去選些人。”

 武道大會的時間,被朱由檢安排在殿試後,也就是四月舉辦。

 徐光啟那個時候應該已選好新兵,需要挑選將領。

 徐光啟學貫中西,練兵方法同樣如此。他對勇武的將領是不怎麼看重的,更在意的是火器。請求道:

 “廣東香山澳那裡,多有西洋人士聚集。”

 “其中有曾經從軍者,有善於鑄槍炮者。”

 “臣以為可派人招募,讓他們赴京聽用。”

 朱由檢聞言大喜,對徐光啟更是滿意。

 他啟用徐光啟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他作為和西方溝通的橋樑。

 如今徐光啟果然發揮了作用,提出這個建議。

 那些西洋人士在大明毫無根基,來到京城也只能依附自己這個皇帝。再加上人數不會很多,朱由檢對他們沒有什麼忌憚的想法,回應徐光啟道:

 “朕允許你招募外籍士兵,幫助大明練兵打仗。”

 “其中有立功勳者,朕可以授勳封爵。”

 讓徐光啟推薦人員,去香山澳招募人才、置辦火器。

 又想起自己讓軍械研究院做的事情,朱由檢道:

 “前去廣東之前,徐卿可去軍械研究院看一下,幫助選擇制式武器。”

 “以後大明的火器,要逐步統一樣式,方便生產製造,也方便人員訓練。”

 “去香山澳買的火器,最好符合制式。”

 把自己吩咐兩廣總督商周祚等採買火器的事情,向徐光啟說了一下。徐光啟這才知道,皇帝做了這些準備。()

 想想商周祚購買的火器,可能有很多是從香山澳購買的。自己可以直接選定火器型號,吩咐去香山澳的使者購買。

 徐光啟知道這樣一來,就省了很多時間。這讓他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為皇帝和自己想到一起而歡喜:

 當今陛下,真是明見萬里啊!』

 這種我要做的事情,都早就有準備了。』

 卻不知朱由檢的心裡面,同樣也很歡喜。

 因為以前這些事情,幾乎都靠他一個人推動,許多朝臣不支持也不理解。

 這讓朱由檢只能一直盯著這些事,否則他一放手,就可能沒有進展。

 如今徐光啟來了,這些事終於能丟出去,交給他去負責。

 這讓朱由檢心中感嘆,自己終於能輕鬆點。

 君臣二人一番談話,都察覺相互間很合拍。只是第一次見面,就初步有了默契。

 以至於都有些剎不住談興,就天文、地理、財政、農田、水利說了很多,直到宮門將閉,才結束了談話。

 這件事傳出去後,朝野眾人更知道了皇帝對徐光啟的看重,不愧是皇帝登極以後,主動問起的第一個大臣。

 溫體仁知道這件事,更加認識到自己之前想的事不能放鬆。要想法和徐光啟交好,從他和傳教士那裡學到西學。

 兩人現在一個是九卿,一個是大學士,不但沒有衝突的地方,反而能夠互補。在溫體仁成為大學士前,基本不會有矛盾。

 所以,溫體仁心裡對和徐光啟交好沒有絲毫負擔,早早送上拜帖,向他請教學問。

 其他和他一樣想法的人也有不少,皇帝對西學和西方器物的看重,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京城現在就有很多人研究鐘錶和鋼琴,為的就是投皇帝所好。

 徐光啟作為利瑪竇的弟子,如今又是大學士,可以說是西學的領頭羊。許多心慕西學、或者對西學好奇的人,自然投遞名貼求見。

 不過徐光啟這時,卻沒有一一接見他們的想法。只是見了幾個無法推脫的人,便和孫元化一起,去巡捕營查看。

 孫元化是和徐光啟一起進京的,在來京城之前,就聽說過老師的想法,所以一直沒有去遼東那邊赴任。

 如今被老師舉薦、留在京城擔任巡捕營護軍都尉。他心中自然十分興奮,有心和老師一起做出一番大事業。

 巡捕營屬於錦衣衛,屬官是能被朱由檢直接任命的,所以孫元化的任命文書很快就被他發下了。任命徐光啟在巡捕營編練新軍的事情,也早就傳遍了錦衣衛。

 這件事情,讓錦衣衛指揮同知、衛尉寺卿劉僑心中叫苦,因為巡捕營的現狀是“軍半虛廩,馬多僱人騎”。

 之前挑出一千士兵給皇帝訓練,已經是把巡捕營的精銳全都選出來了。哪想到皇帝訓練完後把那些人派去下面衛尉署,以至於現在巡捕營中留下的,幾乎全是老弱病殘。

 劉僑在接到皇帝派徐光啟在巡捕營編練新軍的消息後,便知道事情要壞。之前皇帝訓練一千人後沒有動靜,他以為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如今發生這件事,他才知道皇帝一直注意著巡捕營。徐光啟來得這樣快,自己就是僱人充場面,也已經有些來不及。

 更別說作為錦衣衛的高層,劉僑深知現在錦衣衛蒐集情報的能力有多強大。其它的地方不敢說,京城這幾個月被皇帝密佈了眼線,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幾乎都被當成情報送上去。

 他作為錦衣衛高層,按理說有可能把相關情報壓下去。但是劉僑更知道,自己這個西司房提督,對北司房是沒有多少干涉能力的。

 兩個司房都是獨立運作,相互間涇渭分明。指望北司房的人壓下()

 自己的情報,那是想的太多。

 就連負責北司房的錦衣衛指揮鄭士毅、協理北司房的方弘瓚,在遇到和他們自己有關的情報時,都不一定能壓下來——

 內廷太監負責的錦衣衛監察司,一直在盯著他們。

 而且還有個錦衣衛之外的東廠,在想法恢復之前壓制錦衣衛的地位。

 所以,即使知道這件事情被暴露後自己會吃掛落,劉僑仍舊不敢有什麼小動作。只能向徐光啟、孫元化說實情,讓他們幫自己在皇帝面前說好話。

 徐光啟對巡捕營的情況,是有一些猜測的。雖然之前被皇帝的說法抬高了期望,如今見到實情後,他也沒有多失落。

 反而一再詢問劉僑,這些老弱病殘能不能裁撤。巡捕營一萬一千巡軍,能不能不算他們?

 這件事放在以前,劉僑是不敢打包票的。因為別看這些士兵大多是老弱病殘,但是真要裁撤的話,他們很可能鬧出事來。畢竟當兵的糧餉再被上官剋扣,那也是一份糧餉。很多巡捕營士兵,都不願丟失工作。

 不過那是以前,現在情況早就改變了。京城三個城區的衛尉署成立後,朱由檢把整訓的巡捕營精兵,派去下面當巡警。

 這些人陸陸續續被定了級別,很多人都有了幾級警員職銜,能獲得相應的糧餉不說,在街上也很威風。甚至還有人當了警長,有可能成為品官。

 這讓巡捕營剩下的人都很羨慕他們,有些人就連衛生隊的工作,都想找門路幹。

 面對這樣的局面,劉僑當然敢保證,可以把這些老弱病殘從巡捕營除名,分流到衛尉署去。(本章完)

 武道大會的時間,被朱由檢安排在殿試後,也就是四月舉辦。

 徐光啟那個時候應該已選好新兵,需要挑選將領。

 徐光啟學貫中西,練兵方法同樣如此。他對勇武的將領是不怎麼看重的,更在意的是火器。請求道:

 “廣東香山澳那裡,多有西洋人士聚集。”

 “其中有曾經從軍者,有善於鑄槍炮者。”

 “臣以為可派人招募,讓他們赴京聽用。”

 朱由檢聞言大喜,對徐光啟更是滿意。

 他啟用徐光啟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他作為和西方溝通的橋樑。

 如今徐光啟果然發揮了作用,提出這個建議。

 那些西洋人士在大明毫無根基,來到京城也只能依附自己這個皇帝。再加上人數不會很多,朱由檢對他們沒有什麼忌憚的想法,回應徐光啟道:

 “朕允許你招募外籍士兵,幫助大明練兵打仗。”

 “其中有立功勳者,朕可以授勳封爵。”

 讓徐光啟推薦人員,去香山澳招募人才、置辦火器。

 又想起自己讓軍械研究院做的事情,朱由檢道:

 “前去廣東之前,徐卿可去軍械研究院看一下,幫助選擇制式武器。”

 “以後大明的火器,要逐步統一樣式,方便生產製造,也方便人員訓練。”

 “去香山澳買的火器,最好符合制式。”

 把自己吩咐兩廣總督商周祚等採買火器的事情,向徐光啟說了一下。徐光啟這才知道,皇帝做了這些準備。()

 想想商周祚購買的火器,可能有很多是從香山澳購買的。自己可以直接選定火器型號,吩咐去香山澳的使者購買。

 徐光啟知道這樣一來,就省了很多時間。這讓他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為皇帝和自己想到一起而歡喜:

 當今陛下,真是明見萬里啊!』

 這種我要做的事情,都早就有準備了。』

 卻不知朱由檢的心裡面,同樣也很歡喜。

 因為以前這些事情,幾乎都靠他一個人推動,許多朝臣不支持也不理解。

 這讓朱由檢只能一直盯著這些事,否則他一放手,就可能沒有進展。

 如今徐光啟來了,這些事終於能丟出去,交給他去負責。

 這讓朱由檢心中感嘆,自己終於能輕鬆點。

 君臣二人一番談話,都察覺相互間很合拍。只是第一次見面,就初步有了默契。

 以至於都有些剎不住談興,就天文、地理、財政、農田、水利說了很多,直到宮門將閉,才結束了談話。

 這件事傳出去後,朝野眾人更知道了皇帝對徐光啟的看重,不愧是皇帝登極以後,主動問起的第一個大臣。

 溫體仁知道這件事,更加認識到自己之前想的事不能放鬆。要想法和徐光啟交好,從他和傳教士那裡學到西學。

 兩人現在一個是九卿,一個是大學士,不但沒有衝突的地方,反而能夠互補。在溫體仁成為大學士前,基本不會有矛盾。

 所以,溫體仁心裡對和徐光啟交好沒有絲毫負擔,早早送上拜帖,向他請教學問。

 其他和他一樣想法的人也有不少,皇帝對西學和西方器物的看重,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京城現在就有很多人研究鐘錶和鋼琴,為的就是投皇帝所好。

 徐光啟作為利瑪竇的弟子,如今又是大學士,可以說是西學的領頭羊。許多心慕西學、或者對西學好奇的人,自然投遞名貼求見。

 不過徐光啟這時,卻沒有一一接見他們的想法。只是見了幾個無法推脫的人,便和孫元化一起,去巡捕營查看。

 孫元化是和徐光啟一起進京的,在來京城之前,就聽說過老師的想法,所以一直沒有去遼東那邊赴任。

 如今被老師舉薦、留在京城擔任巡捕營護軍都尉。他心中自然十分興奮,有心和老師一起做出一番大事業。

 巡捕營屬於錦衣衛,屬官是能被朱由檢直接任命的,所以孫元化的任命文書很快就被他發下了。任命徐光啟在巡捕營編練新軍的事情,也早就傳遍了錦衣衛。

 這件事情,讓錦衣衛指揮同知、衛尉寺卿劉僑心中叫苦,因為巡捕營的現狀是“軍半虛廩,馬多僱人騎”。

 之前挑出一千士兵給皇帝訓練,已經是把巡捕營的精銳全都選出來了。哪想到皇帝訓練完後把那些人派去下面衛尉署,以至於現在巡捕營中留下的,幾乎全是老弱病殘。

 劉僑在接到皇帝派徐光啟在巡捕營編練新軍的消息後,便知道事情要壞。之前皇帝訓練一千人後沒有動靜,他以為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如今發生這件事,他才知道皇帝一直注意著巡捕營。徐光啟來得這樣快,自己就是僱人充場面,也已經有些來不及。

 更別說作為錦衣衛的高層,劉僑深知現在錦衣衛蒐集情報的能力有多強大。其它的地方不敢說,京城這幾個月被皇帝密佈了眼線,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幾乎都被當成情報送上去。

 他作為錦衣衛高層,按理說有可能把相關情報壓下去。但是劉僑更知道,自己這個西司房提督,對北司房是沒有多少干涉能力的。

 兩個司房都是獨立運作,相互間涇渭分明。指望北司房的人壓下()

 自己的情報,那是想的太多。

 就連負責北司房的錦衣衛指揮鄭士毅、協理北司房的方弘瓚,在遇到和他們自己有關的情報時,都不一定能壓下來——

 內廷太監負責的錦衣衛監察司,一直在盯著他們。

 而且還有個錦衣衛之外的東廠,在想法恢復之前壓制錦衣衛的地位。

 所以,即使知道這件事情被暴露後自己會吃掛落,劉僑仍舊不敢有什麼小動作。只能向徐光啟、孫元化說實情,讓他們幫自己在皇帝面前說好話。

 徐光啟對巡捕營的情況,是有一些猜測的。雖然之前被皇帝的說法抬高了期望,如今見到實情後,他也沒有多失落。

 反而一再詢問劉僑,這些老弱病殘能不能裁撤。巡捕營一萬一千巡軍,能不能不算他們?

 這件事放在以前,劉僑是不敢打包票的。因為別看這些士兵大多是老弱病殘,但是真要裁撤的話,他們很可能鬧出事來。畢竟當兵的糧餉再被上官剋扣,那也是一份糧餉。很多巡捕營士兵,都不願丟失工作。

 不過那是以前,現在情況早就改變了。京城三個城區的衛尉署成立後,朱由檢把整訓的巡捕營精兵,派去下面當巡警。

 這些人陸陸續續被定了級別,很多人都有了幾級警員職銜,能獲得相應的糧餉不說,在街上也很威風。甚至還有人當了警長,有可能成為品官。

 這讓巡捕營剩下的人都很羨慕他們,有些人就連衛生隊的工作,都想找門路幹。

 面對這樣的局面,劉僑當然敢保證,可以把這些老弱病殘從巡捕營除名,分流到衛尉署去。(本章完)

 武道大會的時間,被朱由檢安排在殿試後,也就是四月舉辦。

 徐光啟那個時候應該已選好新兵,需要挑選將領。

 徐光啟學貫中西,練兵方法同樣如此。他對勇武的將領是不怎麼看重的,更在意的是火器。請求道:

 “廣東香山澳那裡,多有西洋人士聚集。”

 “其中有曾經從軍者,有善於鑄槍炮者。”

 “臣以為可派人招募,讓他們赴京聽用。”

 朱由檢聞言大喜,對徐光啟更是滿意。

 他啟用徐光啟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他作為和西方溝通的橋樑。

 如今徐光啟果然發揮了作用,提出這個建議。

 那些西洋人士在大明毫無根基,來到京城也只能依附自己這個皇帝。再加上人數不會很多,朱由檢對他們沒有什麼忌憚的想法,回應徐光啟道:

 “朕允許你招募外籍士兵,幫助大明練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