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71章 英國公張家的決定

 “陛下這是在手把手地教我們做宰相啊!”

 會議結束之後,一些文官經過袁可立身邊的人,聽到袁可立感嘆道。

 此言一出,一些原本還不明所以的官員,頓時明白過來。

 前漢丞相陳平曾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而他做宰相的開始,就是在裡中社為宰,分肉食甚均,因此有宰天下如宰肉之嘆。

 如今皇帝手把手地教他們分配權力、讓群臣各司其職,可不就是在教他們做宰相嗎?

 這讓一些臣子憤懣的心情,一下子消失很多。他們仔細回想,發現皇帝並不是在怪文官奪取武官的權力,而是怪他們奪了權力卻沒有好好運用,導致武備廢弛。

 任誰遇到這樣的情況,估計都會生氣。畢竟治理天下武力必不可少,否則很多亂七八糟的勢力都會冒出來。

 像是所謂的漕幫,此前漕軍強盛時,都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但是在漕運總兵不設後,漕幫、船幫的名字,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眾人耳朵裡。

 這代表著漕軍衰落之後,漕幫在一定程度上取而代之,佔據了這個權力。

 漕運衙門對漕幫無法像對待漕軍一樣管轄,這就代表著朝廷在逐漸喪失這方面的權力。

 群臣想明白這點後,對皇帝更是理解,對袁可立的佩服也多了幾分——

 此人能這麼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圖,並且毫無保留地向其他臣子道出,削弱群臣的憤懣心理。

 難怪皇帝升他為弼政大臣,當做事實上的宰相對待。

 袁可立此時的做法,可不就是在“上佐天子,下理陰陽”,實際在做宰相。

 袁可立同樣有這個感覺,甚至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要不然也不會讓皇帝為漕幫的事情煩心。

 再想到皇帝堅持用武勳為漕運總兵,他心中又是一嘆,知道皇帝對文臣並不是完全信任。

 武勳出身的漕運總兵,在遇到漕幫鬧事這樣的局面時,毫無疑問地會站在皇帝這一邊。皇帝任用他們,就是用勳貴把想在漕運上鬧事的人壓下去——

 畢竟勳貴是否得寵、是否能承襲爵位,決定權幾乎完全在皇帝手裡。想要用錢財收買勳貴叛變皇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帝掌握著這支武力,就能用他們鎮壓運河上的一切反抗。如果和漕運有關連的人仍舊不聽話,那三個用於平定地方變亂的參將營,會首先平定運河上的亂子。

 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的袁可立,比其他臣子更敬畏皇帝的手段。同時也感覺到,自己做宰相的能力還不夠。

 甚至可以說,在廢除丞相二百多年後。當今的大明文官想著要做宰相,卻大多沒有宰相的能力。

 所以在回到府邸後,袁可立就翻出《史記·陳丞相世家》等篇章,看看前朝的名相,到底如何做宰相。

 在皇帝不斷放權,甚至打算實際復相的情況下,他覺得自己必須要撐起來,不能讓皇帝對文官失望。

 楊景辰、溫體仁等同樣有做宰相想法的人,也和袁可立一樣,翻閱史書和紫閣功臣的事蹟,揣摩應該如何更好地輔佐皇帝,學會分配權力。

 英國公府,張維賢在看到會議記錄之後,則是嘆了口氣。

 他的兒子張之極在旁,有些納悶地詢問道:

 “陛下幫勳貴奪回了漕運總兵,爹爹為何不悅?”

 張維賢看著兒子不明所以的模樣,微微搖了搖頭,叮囑道:

 “將來我走之後,你一定儘量不要參與朝政。”

 “如果拿不準怎麼做,那就直接去問皇帝。”

 “看在你爹我多次輔佐登極的功勞上,陛下不會為難你!”

 張之極更加納悶,不明白父親為何這樣叮囑自己。

 張維賢沒有給自己兒子賣關子,指著會後記錄的袁可立話語,說道:

 “看到了吧,這是袁可立以宰相的口吻,警告我們勳貴。”

 “如果有勳貴沒眼色,以為在陛下支持下可以重新掌權。”

 “那麼文官的反擊,很快就會到來。”

 張之極還是有些不明白,詢問道:

 “陛下不就是在支持我們勳貴嗎?不但在給功臣封爵,連漕運總兵都復設了。”

 “將來不說和文臣鼎足而立,勳貴至少也會有嘉靖朝的地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