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84章 平定奢安之亂(第3頁)

 “具體怎麼打我不管,但是若抗命不遵、把本官的話拋之腦後,那就別管本官再請出尚方劍。”

 警告了袁崇煥一下,朱燮元向徐本高道:

 “徐鎮撫使,本官這對尚方劍的使用,應該沒有出錯吧?”

 “鎮撫使好好記錄,以後上報朝廷。”

 徐本高這個時候,已經看得呆了。終於知道朱燮元一個沒打過仗的文官,為何在奢安之亂爆發後節節高升,肩負五省重任——

 這是真正的統帥,而不是高第和王之臣那樣的庸人。自己和袁崇煥拿對高第和王之臣態度對他,那是認錯了人。

 所以他這時候很快擺明態度,表示自己已記下一切,回頭上報皇帝。

 然後又催促袁崇煥,趕緊去雲南就任。

 他現在已經知道,兩人加起來都鬥不過朱燮元。更別說他在臨行前,就被皇帝囑咐給朱燮元提供支持——

 如果皇帝知道自己來到貴陽後不但沒有提供支持,反而還夥同袁崇煥打算奪權,絕不會袒護自己,而是把自己撤下去。

 所以他只能在心裡對自己的姻親錢龍錫說聲抱歉,想把朱燮元像高第、王之臣一樣頂走,他和袁崇煥加起來也難辦。

 此時,身為五省總督兼貴州巡撫、又把提督和護軍使趕去四川和雲南的朱燮元,已經完全掌握了統領貴州兵馬的大權。

 訓練了數月兵馬朱燮元,在袁崇煥離開後一刻也等不及,用閔夢得之前定下的計策,命令袁崇煥率雲南兵馬下烏撒,傅宗龍率四川兵馬出永寧、下畢節,自己親率大軍駐陸廣,逼迫叛軍決戰。

 貴州畢節等處總兵官許成名先立一功,從永寧出兵成功收復了赤水衛。

 安邦彥聞之大為震驚,派兵分守陸廣、鴨池、三岔等要害地點,並且派出一支兵馬佯攻遵義。自稱四裔大長老,奢崇明號稱大梁王,合兵十餘萬,先犯赤水。

 朱燮元探知此事大喜,他最不怕的就是和叛軍決戰,而是擔心他們龜縮在水西不出。

 在得知安邦彥叛軍的動向後,他向許成名授計,把叛軍誘至永寧。又派遣總兵官林兆鼎從三岔入,副將王國禎從陸廣入、劉養鯤從遵義入,攻打叛軍巢穴。

 安邦彥自恃勇力,打算先破去永寧這邊的明軍,再去抵擋諸將,急著率兵索戰。

 四川總兵官侯良柱、永寧監軍道臣劉可訓,率領一萬三千兵馬,擋住了安邦彥十萬大軍。

 許成名見他們打成這樣,率領兵馬回援。

 安邦彥頓時抵擋不住,佔據五峰山、桃紅壩,依靠地利防守。

 到了此時,叛軍已經可以說是甕中之鱉。取勝已經只是時間問題,區別只在於是否能夠全殲。

 許成名想要穩一穩,等更多的兵馬前來,完成朱燮元的謀劃,畢其功於一役。

 侯良柱卻等不及,數日後覷到一個機會,率軍衝擊敵陣,許成名等將領一起跟上,打得叛軍大潰。

 混戰之中,許成名部將趙國璽、雷應乾等,追斬安邦彥於紅土川,得其全屍。但是被蜀兵攔截,繞道數日才回去。

 此時侯良柱和劉可訓兩人,已經把斬安邦彥的功勞,給了侯良柱兒子侯應深;斬奢崇明的功勞,給了劉可訓兒子劉正華。

 蜀兵和黔兵之間,開始在功勞上爭起來。

 傅宗龍在後方沒有趕上這場仗,朱燮元同樣如此。而且他這個川貴五省總督因為兼任貴州巡撫,被蜀兵認為偏袒黔兵。他在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把錦衣衛西南鎮撫使徐本高請來,請求他來決斷——

 畢竟錦衣衛的職責,就有記錄軍功。

 再想到同樣有記錄軍功職責的護軍使,朱燮元感覺到了設立護軍體系的必要性。如果有護軍使和護軍校尉一直在前線記錄,蜀兵和黔兵爭功的事情,很難這樣鬧起來。

 徐本高看著侯良柱和劉可訓的報冊,就感覺到不對。不可能有這麼巧的事情,安邦彥和奢崇明正好被兩人的兒子給斬了。

 所以他對兩人的報冊,那是一萬個不信。但是侯良柱和劉可訓又確實在這一戰立下大功,裡面還關係到蜀兵和黔兵之爭。他這個錦衣衛鎮撫使不敢輕易決斷,只能把這件事情上報,請求朝廷裁決。

 同時,他把奢安叛軍主力被消滅的消息,通過飛鴿傳書快速傳遞出去。讓京城的皇帝和大臣知道,奢安之亂即將被平定。

 朱燮元已派遣使者,前去招降安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