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96章 火銃和簧輪槍(第2頁)

 可以說,這款重型火銃雖然還不是朱由檢曾經設想的抬槍,卻也幾乎達到了單兵操作的極限。

 所以呂祥和姬際可、徐光啟等人商議之後,又定型了一款火銃。

 呂祥指著它道:

 “這款輕型火銃,是以魯密銃為基。”

 “口徑定為三分六,也就是十二毫米。”

 “它的箭形彈重兩錢,發射藥約四錢,仍舊還是兩倍。”

 “有效射程六十丈,也就是公制的二百米。”

 “鉛彈威力較低,只比鳥銃強一些,四五十米才能破甲。”

 說出輕型火銃的缺點,呂祥又指出它的優點,道:

 “但是它的重量不到十斤,裝上刺刀後拼刺比較方便。”

 “而且後坐力低,士兵稍微訓練就能承受,比重型火銃手訓練更快些,打得比較精準。”

 朱由檢微微點頭,知道其中原因。

 因為按照每克黑火藥大約200j的能量計算的話,四錢、也就就是十五克黑火藥的能量,大約在3000j,實際因為裝藥方式等原因會低點。

 這個範圍附近的後坐力,最適合士兵承受。後世的全威力步槍彈,大約在3500j左右。中間威力彈和小口徑彈,則在2000j左右。

 輕型火銃大約3000j的槍口動能,當然比重型火銃7500j的槍口動能更加容易承受。

 (最下面就是魯密銃和搬鉤銃/斑鳩銃,輕型火銃和重型火銃的仿製對象)

 也因為此,輕型火銃在後坐力等方面優於重型火銃。炸膛風險也較低,能夠造得更輕。

 唯一的缺點,就是用鉛彈時威力太低了。

 朱由檢看著兩款火銃,說道:

 “輕型火銃用箭形彈有效射程二百米,似乎勉強足夠。”

 “就是用鉛彈時威力太低了,難以應對建虜的騎兵。”

 “徐學士怎麼說的,他打算裝備哪種火銃?”

 呂祥和徐光啟在軍中做過試驗,說道:

 “徐學士建議兩種火銃都裝備,主要用輕型火銃。”

 “重型火銃給精銳士兵,在百丈時打擊敵人。”

 “還有,他建議造一種發射箭形彈的雙管或三管手銃,代替軍中的三眼銃。”

 前裝槍裝彈不易,如果離得太近,根本就無法再次裝彈。

 這是朱由檢之前讓錦衣衛裝備諸葛連弩,作為自衛武器的原因。

 但是諸葛連弩破甲威力太弱,軍中都看不上。徐光啟的建議,是開發雙管或三管手銃,代替近距離開火的三眼銃——

 以三眼銃十幾丈的射程,手銃能輕易代替。

 朱由檢對這個想法很讚賞,點頭同意下來。他早就看大明軍隊裝備的三眼銃不順眼,想用其它火銃代替。

 徐光啟提出的雙管或三管手銃,的確是個好想法。

 再想到火繩槍的點火頗為不便,朱由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