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98章 李三水的遷徙路

 看著張百戶的身影,宋應昇搖頭不已。

 在他看來,張百戶放棄世襲的官職換取土地,絕對是愚蠢之舉。

 有了世襲官職存在,無論張家以後怎麼樣,都有官職託底。

 張百戶放棄之後,張家以後落難時,就可能徹底敗落了。

 宋應昇覺得若是讓自己選擇,絕不會放棄世襲官職。

 張百戶其實也是這樣想的,如果有可能的話,他也不想放棄家中的世官。

 無奈朝廷規定,所有軍官、軍戶,都必須聽從調遣:

 戰力強的編入新衛所,還有都護府直屬軍隊。

 戰力弱的遷移海外,去海外轉為世爵開闢領地。

 張百戶對上戰場怕得要死,根本就不願意、也不可能被編入軍隊。

 他又不想移往海外,所以就選擇放棄世襲軍職。

 朝廷養世官就是為了讓他們打仗,張百戶連戰場都不願上,又對朝廷賜與的世爵棄若敝履。朝廷裁撤起來,那是毫不可惜。

 他拿到的幾百畝地契,算是朝廷給的買斷費——買斷他們之前為朝廷立下的功勳。

 皇帝賜給他這一代的公士身份,同樣也是如此,並且有安撫他們穩定地方的用意。

 從此以後,張家丟了世官,逐步成為平民。

 張百戶這一代還能靠著以前的身份擔任保長或甲長,下一代可能就什麼都沒有了。

 像張百戶這樣的世官還很多,大約有一半衛所世官,選擇放棄軍職。

 剩下的一半中有兩成被留下來,和其它衛所混編成新衛所,成為新的軍民衛領導層,鎮壓地方形勢。

 還有三成因為戰力稍弱,被強制遷移海外,轉為世爵開闢領地——

 他們至少會分配方十里的領地,如果有能力的話,只要不超過爵位規定的領地限制,還能夠開闢更大的領地。

 這是多少人都求不來的機會,張百戶等人卻棄之如敝履。

 心中感嘆了一番,宋應昇帶著張百戶移交的一千多戶人家,踏上遷徙之路。

 這次,他需要將這些人平安送到滄州。只要最終到達的戶數在一千戶以上,他就能記一年功。

 立下五個年功,他這個文職軍官,立刻就能升一級。

 這是他參加皇帝的軍訓,轉為文職軍官的原因——

 對於副榜出身的他來說,從正九品開始任職、磨勘期還是六年,升遷實在太慢了。

 不如加入軍中,謀求快速升遷。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不錯,在完成一個月的軍訓、掌握了一些軍中常識後,他就被派到延綏護軍府任職,授予從八品護軍上尉。

 這個官職,已經是五甲進士的待遇。

 按照這一次對進士的授官,一甲進士中的狀元授翰林院從六品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編修。

 二甲進士如果考取庶吉士,同樣授正七品編修。三甲進士庶吉士,則授予從七品檢討。

 這些人如果被皇帝看上,能以翰林院官員身份,到起居注或中書科任職,成為皇帝的近侍官員。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最是明顯。這些近侍官員最被人羨慕,被當做儲相培養。

 沒有考取庶吉士的,二甲進士授予正七品官職,可以在朝廷擔任知事,或者去地方擔任知縣。

 三甲進士就只能擔任從七品官職,在朝廷擔任行人司司副,或者去偏遠地方任職,可以署理知縣。

 四甲進士相比起來更差些,只能擔任正八品官職,擔任行人司行人,或者各縣縣丞。

 五甲進士是最底層,只能擔任從八品官職,去偏遠地方署理縣丞,或者擔任法官、主簿——

 因為這個,朝廷提議對縣尉、法官、主簿這三個官職做了規定,允許從八品官員保留品級擔任。

 又因為這三個官職是正九品,明算科副榜出身的宋應昇,同樣有資格擔任。

 可以說,如果宋應昇求安逸,他可以像一些副榜出身一樣,選擇安穩的地方當主簿。以他在副榜上的名次,能夠選到這種官位。

 但是宋應昇在弟弟宋應星被派去陝西后,就對陝西有了興趣。

 在瞭解到陝西的情況後,他在弟弟的建議下,參加了文職軍官集訓,轉入軍中任職——

 這次集訓,也是由皇帝親自舉辦、在內教場訓練的,主要是隊列訓練,還有諸葛連弩等兵器的使用,賜給他們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