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417章 煉神器和習飛石

朱由檢提出來金屬定裝彈,滿以為這時的人很難理解,需要自己仔細解釋。

 

沒想到徐光啟、畢懋康等人聽到後,很快就明白了。

 

畢懋康道:

 

“陛下所說的金屬定裝彈,是不是像佛郎機炮的子銃?”

 

“把彈頭裝在子銃前面,後面再加上底火?”

 

這下朱由檢反而不明白了,因為他對佛郎機炮,瞭解並不算多。之前他更關心的,是大明的火銃。

 

直到內廷的兵仗局,取來一門非常輕便的佛郎機炮,他才明白畢懋康所說的子銃是什麼。

 

看著手中的子銃,朱由檢高興地道:

 

“畢卿說的不錯,這枚子銃,確實接近金屬定裝彈。”

 

“裝火藥的部份可以稱為藥筒,前面加上彈頭,後面加上底火,那就是完全的金屬定裝彈了。”

 

“你們可以想想,用金屬定裝彈作為子彈、炮彈,是不是發射速度更快,甚至超過弓箭?”

 

現代炮彈結構和佛郎機炮對比,可以看出佛郎機炮的子銃,相當於是炮彈的藥筒,這是金屬定裝彈的雛形

 

群臣聽著皇帝的想法,再想著佛郎機炮的射速。如果把彈頭和藥筒結合起來,再能夠擊發點火,發射速度確實能夠更快,有可能超過弓箭。

 

那樣大明軍中以後就不用裝備弓箭了,建虜最擅長的弓箭,也會在大明的火銃面前喪失優勢。

 

想明白這一點的袁可立,非常高興地道:

 

“火銃的威力要強於弩,如果再有弓箭的射速,軍中就能徹底不用弓弩了。”

 

“臣以為金屬定裝彈當儘快研製,作為裝備研究院第一要務。”

 

朱由檢同樣也是這個想法,但他知道這裡面的難度,生產也是個大問題。所以他思考之後,說道:

 

“底火可以先放一放,但是藥筒和彈頭的結合,你們可以想辦法。”

 

“例如把箭形彈塞在藥筒裡面,用火繩點燃擊發。”

 

這卻是他想起了,之前研製的箭形彈源自脫殼穿甲彈,改為火炮炮彈,那是非常適合。

 

徐光啟聽到之後,立刻道:

 

“陛下所言極是。”

 

“箭形彈的藥包,容易從彈體上脫落。發射時臨時纏繞,又很耗費時間。”

 

“如果能裝在藥筒裡,就沒這個麻煩了。”

 

“甚至能不用絲綢藥包,降低箭形彈成本。”

 

朱由檢聽到這番話,才知道自己之前提出的箭形彈,使用時還有這個問題。

 

這讓他點了點頭,說道:

 

“絲綢藥包還是要發展,用於給火炮使用的火藥定量。”

 

“避免炮手慌亂之下,裝多了火藥導致火炮炸膛。”

 

“但是箭形彈裝在藥筒裡面後,確實可以不用絲綢藥包。”

 

又看著眼前的佛郎機炮,詢問道:

 

“這門佛郎機炮,口徑應該很小吧?”

 

“總重有多少斤?”

 

兵仗局的太監回道:

 

“這門佛郎機炮按舊制口徑是一寸,按照陛下定的公制,就是三十二毫米。”

 

“母銃管長五尺,總重三十餘斤。”

 

“還有更小的佛郎機炮,口徑只有五分,同樣也更輕便。”

 

五分就是十六毫米,這讓朱由檢很是驚訝,沒想到佛郎機炮能夠造得這麼小。

 

也難怪大明北方的軍隊不怎麼喜歡射程遠的火銃,反而對射程近的三眼銃喜愛有加。因為數量眾多的小口徑火炮,在軍中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火銃的地位。

 

這讓他有些感覺到,自己之前定型的重型火銃,其實有些疏漏。應該把它當做火炮,士兵會更容易接受些。

 

想到這裡,朱由檢向畢懋康道:

 

“能不能在輕型火銃和重型火銃的基礎上,用子母銃結構研製一種新火銃?”

 

“這種像佛郎機炮的火銃,研製有難度嗎?”

 

畢懋康想了一下,有些為難地道:

 

“用輕型火銃改毫無問題,趙士禎就曾基於他改進的魯密銃,研製出配有六個子銃的掣電銃,還有同樣用子銃的鷹揚銃。”

 

“研製二十毫米的佛郎機炮也沒多大難度。”

 

“就是在重型火銃的基礎上改,那就很困難了。”

 

“佛郎機炮的後膛需要開孔,子銃也比較重,重量會增加很多,難以像火銃一樣使用。”

 

掣電銃的子銃,已經有現代子彈的雛形,彈頭、彈藥都在子銃內,而且還有子銃袋

 

無論是三十多斤還是二十多斤,佛郎機炮都是不適合拿在手裡操作的,需要架起來才能打。所以它被稱為炮,和單兵操作的火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