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海權宣言(第3頁)
所以在皇帝要求他仿製西洋船隻時,他絲毫沒有猶豫。
他早就已經認識到,大明在遠洋戰船上落後了,不如在世界各地海洋上相互廝殺的泰西人。
想著自己從泰西商人那裡蒐集的消息,俞諮皋道:
“臣聽說西班牙人在三四十年成立無敵艦隊,擁有主力戰船一百五十多艘,火炮三千餘門,大小艦船千餘。”
“若以追上西班牙人為標準,應該建造一百五十艘主力戰艦、三千多門火炮。”
完全沒想到大明差了這麼多,袁可立懷疑道:
“這一百五十艘主力戰艦難道都要新造?”
“海軍現有的船隻,就沒有一條稱得上主力戰艦嗎?”
俞諮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
“海軍有些大船,但更適合做商船。”
“像蓋倫船那樣擁有幾十門火炮的主力戰艦,那是一條沒有。”
“按照泰西的標準,只能做輔助船隻,想打敗主力戰艦很難。”
“當年澎湖之戰,大明動用二百多艘船隻,才把擁有七條主力戰艦的荷蘭人打敗。”
袁可立等人聽到,都是相顧無語。他們此時才知道,大明的海軍實力,相比西班牙、荷蘭這些泰西海軍強國差距這麼大。
這卻是俞諮皋有意隱瞞了一些狀況,那二百多艘船隻,大多是運兵船,用於運送一萬多名陸軍登陸澎湖島。
荷蘭人的戰船靠近大明沿海時,就被大明的縱火船給燒了幾艘,之後再也不敢靠近。蓋倫船這樣的遠洋戰船,此時在近海根本打不過蜈蚣船之類的槳帆船。
之後大明與荷蘭在澎湖打的,其實是登陸戰。荷蘭人依靠堅實的堡壘,守了將近七個月。
這也是俞諮皋在知道鄭芝虎、霍維華的謀劃後,選擇支持他們的原因——
荷蘭人利用島嶼上簡單的稜堡都能在一萬大明官兵攻打下堅持七個月,大明在其稜堡的基礎上修築更堅實的堡壘,自然能守得更久。
只要海軍能掌握制海權,趁著大淩河通航時為他們提供補給。大淩河堡就能牢牢守住,成為盤踞在那裡的釘子。
這樣海軍就能立下功勞,讓陸軍兄弟刮目相看。
此時他誇大荷蘭人戰船的威力,則是迎合皇帝的說法,建造主力戰艦。
果然,袁可立等人聽到後,都被泰西主力戰艦的威力驚到了。二百多艘只才能抗衡七條主力艦,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難怪皇帝讓工匠仿製泰西船隻,並且堅持要建造主力艦。
沒有這種戰艦,大明在南洋的開拓,就是無根之木。隨時有可能被荷蘭人截斷,相互失去聯繫。
所以,袁可立當即支持造艦,不但要造,而且要大造,造出大明的無敵艦隊:
“西班牙人在呂宋,距離大明近在咫尺。”
“荷蘭人更是數次入侵澎湖、東寧、香山澳,對大明不懷好心。”
“臣以為主力戰艦要造,至少要一百五十艘。”
“大明沿海除了北方的第一艦隊外,還應在南直隸、浙江一帶建立第二艦隊,在南洋建立第三艦隊。”
“用這三大艦隊,保衛大明在海外的藩國。”
徐光啟、李邦華等人,也是紛紛附和,認為堂堂大明,不能落後於泰西夷人。
朱由檢對此欣然應允,俞諮皋則在心中暗笑,因為他誇大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實力。
事實上,按照他的估計,西班牙有六七十艘主力戰艦就不錯了,不然也不會在遠征英格蘭時,最多的一次也就派出五十多艘主力艦。
可以說,他是利用朝堂大臣對泰西海軍的不瞭解,為海軍爭取了利益。
朱由檢對這些也不怎麼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因為在他看來,大明的戰船越多越好,最好能掌握整個海洋的制海權。
在這個大航海時代,大明海軍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為大明的災民奪取能耕種的土地,幫助大明的商人在世界各地貿易。(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