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重返南洋
經歷過審理三案的挫折後,孔貞運已經穩重很多,也知道宗室貴族的事情不好管。
這些人若是仗著身份執意鬧出事來,就是再大的官員,都可能被他們鬧得灰頭土臉。
所以他在利用朱亨嘉之前,就想好了對策。
在見到朱亨嘉之後,立刻把準備好的說辭,向對方道了出來:
“還沒恭喜殿下呢!”
“陛下已任命殿下為理藩院大臣,和唐王世孫一起出使南洋。”
“今後唐王世孫會駐紮滿剌加,主持蘇門島開藩。”
“殿下駐紮占城國,在那裡租借一塊地方,建立南下的補給站。”
朱亨嘉聞言一驚,沒想到皇帝讓自己去占城開藩——
顯然他已經想到了,知道所謂的租借地方建立補給站,就是為將來開藩做準備。
所以他很快把揍孔貞運的念頭拋之腦後,有些激動地詢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讓靖江藩去占城?”
“先前不是說不在屬國開藩嗎?”
孔貞運聞言高聲道:
“向屬國租借補給站,怎麼能稱得上開藩呢?”
“殿下不要誤會,不要讓藩國誤解。”
又將朱亨嘉拉到一邊,悄悄道:
“陛下打算封給靖江藩的封地,在瀾滄江河口的三角洲一帶。”
“認為靖江這個名字,很適合安靖瀾滄江。”
“如今占城國弱,擋不住安南侵襲。如果大明不管,不久就會被滅。”
“陛下想讓殿下在戰爭租借一塊地方,先建立好補給站。以後再把護衛遷移過去,然後圖謀開藩。”
“瀾滄江三角洲都是平原,若是開發好了,不亞於長江河口的三角洲。”
“殿下應該知道,這是什麼概念?”
相當於長江三角洲的平原,是什麼概念朱亨嘉如何不知道?
大明最富庶的蘇松常嘉湖五府,都位於長江三角洲一帶。
雖然朱亨嘉不相信瀾滄江三角洲能達到這個水平,但是皇帝能這麼說,代表那一塊地方絕對不會差。
這塊地方相比他以前圖謀的廣西南面、安南北方地域更加偏南,卻離得並不算遠。
朱亨嘉思索之後,覺得可以接受。
在皇帝一再否決他的想法後,他已經認識到自己對安南莫氏的圖謀行不通——
皇帝不希望大明周邊,出現新的動亂。
但是占城國就不一樣了,它就是再亂起來,也影響不到大明。
大明幫助占城抵擋安南的侵襲,也有大義存在。
想明白這一點的朱亨嘉,很快陪著笑道:
“孔先生怎麼不早說?”
“這件事多謝先生斡旋!”
“小王回去以後,就著手準備此事。”
“希望朝廷下旨,給與靖江王府方便。”
對孔貞運前倨後恭,態度徹底改變。
甚至還從身上取下幾塊配飾,強行塞給孔貞運。
顯然他知道孔貞運不會不明白自己帶著人前來為何,想要以這種方式,向孔貞運賠禮。
孔貞運收下他的禮物,這才完全放心下來。知道朱亨嘉雖然不守規矩,卻不是沒有腦子。
在占城開藩的許諾,已經吸引了此人。
所以他笑著道:
“殿下儘管準備,只是行事要小心些。”
“大明不僅會在占城國租借港口,在安南等國同樣也會租借。”
“不要一去那裡就顯露出意圖,引來南洋諸國排擠。”
朱亨嘉對南洋諸國根本不放在心上,很是自負地道:
“安南莫氏如今依仗大明存在,黎氏也被鄭氏、阮氏篡權,如今南北分立。”
“小王若能在占城國開藩,定然平定阮氏,收復占城故地。”
話裡話外的意思,根本沒有把安南放在眼裡。
孔貞運對此皺眉,警告朱亨嘉道:
“安南如何處理,由陛下和朝堂大臣決斷。”
“陛下給靖江藩劃分的封地在占城國,不屬於占城的地方,不可隨意越界。”
“殿下還是先想想,如何取代占城國。”
“若是手段太過粗暴,引起南洋諸國敵視。陛下不介意懲罰靖江藩,給諸國一個交待。”
這讓朱亨嘉心中一凜,知道自己縱然前往海外開藩,也需要服從朝廷策略。
如果他敢在南洋胡亂作為,朝廷有可能施加懲戒。
對於這種約束,不管朱亨嘉心中想的如何,都得表示接受。
這讓他對孔貞運,更加恭敬起來。
孔貞運不在乎朱亨嘉這點表面恭敬,更擔心的是朱亨嘉在開藩時表現的野心。
還沒有開藩就已如此,開藩之後朝廷更難約束。一些藩國強盛起來後,可能會不聽朝廷號令,甚至威脅大明。
如果朝廷沒有對藩國的有效約束方法,數十數百年後,就可能兵戎相見。
所以他決定想個辦法,避免藩國膨脹。
很快,他就想到了皇帝在宗人府設立的宗室代表大會。
如果能組建起來,讓各藩遵守一定的秩序,不許侵犯其它藩國。
這些面積被限制的藩國,就永遠無法挑戰大明,威脅大明周邊。
這讓他不禁感嘆:
『還是陛下想得遠啊!』
『宗室代表大會,是確定和維護宗藩秩序的。』
『這種秩序不止要大明維護,也需要各藩出力。』
『只有各藩形成共識,才能壓下某些藩國的野心,不讓他們膨脹。』
『全靠大明去做這一點,那就實在太難了!』
此時的孔貞運,已經認識到依靠大明的力量壓制各藩野心,不是能不能行得通的問題。而且這樣做的話,會讓大明站在所有藩國的對立面。
但是依靠各藩共識壓制某些藩國的野心,那就不一樣了。謀求穩定的藩國,會主動壓制藩國中野心勃勃的人。
孔貞運此時就認識到皇帝讓宗藩派駐代表、組成宗室代表大會的妙處,這是讓所有的宗藩都參與秩序之中,主動壓制有野心的人。
否則壞了秩序,大明什麼時候受到崛起的藩國威脅不好說,那些臨近的藩國,會首先遇到威脅。
所以,孔貞運此時已經有了想法,那就是讓所有的藩國都向京城派駐代表,組成藩國代表大會。
他針對這點寫了一份奏疏,並且請求皇帝允許順天貴族派遣代表駐京,加強雙方往來。
朱由檢對這份奏疏頗為讚賞,讓孔貞運試著實行,先讓草原上的順天貴族,派代表來京開會。
孔貞運陷入了忙碌之中,除了派遣人員出使草原之外,還要為新組建的內藩部,尋找各級官員。
內藩部在他的執掌下,逐漸得到完善。
外藩部被皇帝任命張鼐和周永春執掌,主要負責的還是監護朝鮮,輔佐遼東戰事。並且按皇帝的要求,儘量把朝鮮化為內藩。
外交部則向各國派遣使臣,按照皇帝定下的策略,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交往。
香山澳的葡萄牙商人,也在外交策略確定後,得到了大明朝廷的回覆。
那些想要把滿剌加化為自貿區的葡萄牙商人,得知大明願意接受滿剌加的內附後,都是非常高興。認為有大明的保護,能維護他們的利益。
但是大明皇帝的要求,讓他們很是為難。
二十萬人食用一年的糧食,大約需要百萬石。
這些糧食需要幾十萬兩銀子,對他們這些豪富的海商來說並不難。
難的是這麼多糧食的聚集,需要整個滿剌加的配合。但是滿剌加化為自貿區這件事,只是一些商人的打算。
這讓他們心裡,感到為難起來。認識到事情演變到這個地步,他們已無法控制。
“大明皇帝要求準備二十萬人食用一年的糧食,說明他打算遷移過去二十萬人。”
“這其中至少會有一萬軍隊,能夠輕鬆幫助我們守住滿剌加。”
“但是你們認為,大明佔據滿剌加後,會仍舊保留我們的守備隊嗎?”
一位對大明懷著警惕的葡萄牙商人說道,認為將大明引入南洋,是在引狼入室。
滿剌加的葡萄牙守備隊只有260人,面對大明至少一萬的軍隊,根本無法抵禦。
他擔心大明會解散葡萄牙守備隊,進而全據滿剌加。
他們這些葡萄牙商人在失去保護之後,就只能任由大明魚肉。
所以他的建議,是讓大明削減派過去的軍隊,只派去一千人即可。
但是這顯然是痴心妄想,另一位葡萄牙商人道:
“大明皇帝一言九鼎,說出的話不會改變。”
“他說二十萬人,就是二十萬人。”
“這些人可能已經準備遷徙了,我們只能接受,無法改變數字。”
“但是這麼多人去滿剌加不是壞事,以後那裡會更繁榮,不用擔心荷蘭等國侵佔。”
顯然這是個樂觀派,也是滿剌加內附的推動者。
但是像他這樣樂觀的並不多,很多葡萄牙商人,對大明在滿剌加佔據絕對優勢後,是否會遵守協議存在疑慮。
畢竟這種事情在西方十分常見,大明在滿剌加的實力強大後,就會有更多的要求。
所以他們商討之後,決定讓大明做出保證,滿剌加自貿區的設置,以後不會改變。
對於這點,從香江島那邊趕來,負責和香山澳葡萄牙商人談判的馮銓道:
“滿剌加自貿區是陛下金口玉言定下的,絕對不會變動。”
“如果你們不放心,陛下可兼任自貿區的領主,授權自貿區議會管理。”
這個要求,讓葡萄牙商人驚喜,一位葡萄牙商人道:
“這樣的話,生活在自貿區的人,就是大明皇帝的直屬子民了?”
“香山澳和香江島自貿區,能不能也是這樣?”
顯然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設置相比一紙條約更有用——
畢竟條約隨時可以被大明官員修改,但是皇帝的領地如何治理,就不是一般官員能夠置喙了。
這些葡萄牙商人,知道大明皇帝在大明的地位,對皇帝的信譽也比較相信。尤其是當今大明皇帝讓自貿區成立議會、授權他們自治,讓他們更加覺得當今皇帝是個好皇帝。
這些人所擔心的,是一些大明官員不會遵守承諾。在實力佔據優勢後,可能會排擠他們。
皇帝領地的說法,讓他們更加放心。
消除這種擔心後,他們又對二十萬人一年糧食的要求,進行討價還價。
很多人不想支付這筆錢財,認為這個價錢太貴了。
馮銓卻覺得不貴,搖頭道:
“不過是一百萬石糧食、幾十萬兩銀子而已。”
“捐納公士所需的銀兩是一千兩,只需要有幾百人捐納就行了。”
“難道滿剌加那邊,沒有幾百個願意捐納公士的人?”
聽著他的疑問,這些葡萄牙商人頓時都是大喜。
之前他們還以為大明皇帝的要求,是讓他們掏錢。
如今才發現自己完全不用出錢,只需要鼓動滿剌加的商人捐納公士就行了。
有些人還不願相信,詢問馮銓道:
“大明皇帝,允許用捐納公士的錢財購糧?”
馮銓肯定地道:
“這筆錢陛下已經把用途定為移民。”
“但是如果不夠,需要你們補足。”
這些人連連點頭,沒有把補足的話放在心上。
就算滿剌加不夠,他們難道不會去果阿那邊找人嗎?
經常走果阿、香山澳航線的,絕對不會介意捐納個大明公士,方便住在自貿區。
所以,大明和這些葡萄牙商人的條件很快談妥。滿剌加內附的事情,被他們極力推動起來。
這些人都知道時間的重要性,趁著還在冬季,海上臺風稀少,他們建議大明朝廷儘快派人,趁這個機會把人遷往南洋。
馮銓也要求他們,儘快摸索出南下滿剌加的航線。以便大明的災民過來後,能夠迅速遷過去。
這些人做出的動作,被很多人關心。因為這其中代表的信號,預示著大明重返南洋。
西班牙、荷蘭等泰西國家,都緊張了起來。
安南、占城等國,更是態度不一。
被安南侵蝕的占城,自然是歡迎大明力量到來的。
他們對租借港口和駐軍等事,絲毫沒有異議。
甚至還希望大明的駐軍越來越多,幫他們抵擋安南的侵襲。
安南則不希望大明參與南洋事務,對於租借港口,可謂百般推脫。
好在大明也沒有完全指望安南,占城國建立的補給站,已經足夠使用。
按照鄭和船隊南下的路線,還有近百年來葡萄牙商人摸索的路線,航線很快確定。能在經過幾次補給後,成功抵達滿剌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