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老 作品
第693章 ,參觀與收穫(第3頁)
工匠們總石材上某個特定區塊天然形成的紋理,取代了畫筆的作用。畫作保存不易,硬是鑲嵌,卻能在幾個世紀之後依然鮮明如初,這也許就是用硬質石材組成的鮮豔畫面之下對於時間和消逝的對抗。
這位朋友為姜哲二人介紹了一位工匠。
工匠聽說了姜哲的身份,見他對這種技術感興趣,就為他詳細講解了一些技術。
創作硬石鑲嵌作品,首先要對完整的圖案進行分解,分離出一個個不規則的區域。其次,在一片石材上挑選出紋理恰好適合所需部分的那一小塊,這是硬式鑲嵌工藝中最為玄妙的一環,天然石材都具有獨特的紋理,如何從細微差別中甄選出剛好適合的那一小塊,需要敏銳的藝術眼光和直覺。
接下來,切割是創作應石鑲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儘管如今石材的切割一般採用機械手段,但創作一件硬式鑲嵌藝術品所需的每一小塊石材,依然使用傳統技巧,進行慢慢分離。
“石材堅硬卻也容易脆裂,經過的傳承的古老技術和經驗智慧,才能戰勝自然帶來的挑戰,切入的角度,運用的力度都需要深思熟慮。”這位工匠把姜哲幾人請到製作臺旁邊,觀看正在切割石材的過程。
“澆水是為了降溫,向切口堆放泥土則是為了增加阻力,防止切割中輕微的爆口,造成邊緣表面缺失,僅僅切割分離,這樣的一小片石材就需要近十分鐘。切割之後,那一小片石材還需要經過仔細打磨,以便和其他切割好的部分完美貼合,一件中等尺寸的作品需要三到四個月才能完成。”
姜哲在羅馬參觀時,就開始對這種技術好奇,所以看的很認真。
參觀結束,姜哲回到酒店,終於聽系統的提示。
您在參觀途中有所感悟,該任務已經完成。
發放獎勵:青銅雕塑鑄造技法,硬石鑲嵌技法。(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