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老 作品

第43章 統考第一場老師的關注(求追讀)(第2頁)

 

姜哲看到考題要求:完成一副戴帽子的青年女子半身像素描。

 

尺寸:4開。

 

這個考題出乎大多數考生的意料,也讓考場的工作人員準備不足。

 

估計是剛剛打開密封的考題,兩位模特穿長裙,沒戴帽子。

 

姜哲隱隱聽到,有巡考人員正在安排,給幾個考場準備女士帽子。

 

老師發放畫紙,讓考生們填寫信息。

 

不久,有巡考的人員送來兩頂女士太陽帽。兩個的帽子款式不一樣。

 

幸運的是,姜哲面對的模特,帽子與裙子的樣式,勉強能夠搭配起來,不會看著彆扭。

 

姜哲把畫板豎起來,用雙膝夾住。左手拿橡皮扶住畫板,右手拿起鉛筆。等模特擺好動作,就開始觀察。

 

這位模特大概二十幾歲的年齡,扎著馬尾辮。臉型飽滿,額頭有幾顆青春痘,眉毛細,眼睛大,兩眼間距寬,鼻子也寬,整體來說,不算漂亮,但很有特點。

 

她穿淺色寬鬆呢絨上衣,搭配扎染花色的裙子,太陽帽有花紋裝飾。

 

總而言之,模特自身存在不少干擾因素,如果處理不好,會讓畫面顯得雜亂。

 

姜哲邊觀察邊思考。畫這位模特,必須抓住她的神態與形象特點,在原有的特點中尋找美感。為營造美感,所有的裝飾包括裙子衣服的紋路、褶皺,都要進行修改調整,形成統一的韻律。但這種修改是有限度的,不能改動太大,否則會達不到考題要求。

 

他想好腹稿,開始畫動態線,然後調整動作和比例。

 

按照他的設想,畫中人物的動作,要比模特更放鬆,身體略有扭轉傾向,一手扶在膝蓋上,凸顯出人物微妙動態和美感。

 

姜哲用簡略的線條概括出人物形象,然後對形象做修改和誇張。

 

此時,周圍鉛筆、炭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已經越來越大。很多考生已經進入分明暗,鋪色調的階段。

 

姜哲沒有著急,堅持按照自己的習慣和節奏調整人物造型。有良好開端和環環相扣的步驟,後面的創作會更順暢,更舒服。

 

門被緩緩的打開,一位禿頂的老人走進第三考場,還有幾位老師緊隨其後。

 

監考老師看到這幾位進來,立刻笑臉相迎,用笑容和口型打招呼。

 

幾位巡考的老師在考場走動,目光掃過一張張作品。看到不錯的作品,就會停步注目。

 

禿頂的老人注意到姜哲的作品,緩緩走到他身後,駐足觀看。

 

姜哲正在畫人物面部的暗部。

 

禿頂老人回頭,看向一個梳著背頭,頭髮花白的男子。

 

兩人目光一碰,禿頂老者指了指姜哲。

 

頭髮花白的老師,走過來觀看姜哲作品。半晌之後,他對禿頂老人點頭,又湊近一些,看姜哲的准考證和身份證,又看姜哲的側面。

 

姜哲發現有人看自己的作品,禮貌的回應後,繼續作畫。

 

其他幾位老師陸續過來查看,然後繼續巡視。

 

他們把北樓考場全部走過一遍。禿頂老者對頭髮花白的同事詢問:“老秦,你看這個姜哲的畫,怎麼樣?”

 

頭髮花白的老秦說道:“不錯,基礎好,對美感非常敏銳。雖然剛剛開始畫,但畫面的形式和韻律美,已經表現出來。”

 

其他幾位老師也先後點評。

 

“這個學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