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編程VS母豬的產後護理(第2頁)
“也許你們覺對,人工智能影響人類生活還要很長時間,但其實它很快就會來了。
無人出租車已經開始試點了,無人貨車,公交車也會陸續上線。這麼一算就會有兩到三千萬司機即將失業。
這還只是一個司機行業,之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從業者被替代,比如說我這種程序員,很多公司有的文案,設計,建模,以前可能一個公司需要10個這樣的人員崗位。
未來有ai加持可能一個人就能完成一個團隊的工作了。”
葉禪和張超聞言都沒說話,他們對這塊領域也是有涉獵的。
不會單純的認為ai技術革新能帶來大量新崗位這種話。
因為ai技術帶來的崗位減少,不是單一職業的,它帶來的是全面的技術革新。
從環衛工到律師,從工人到公務員;
有了ai輔助後,很多公司除了老闆和會計,根本不需要這麼多人員崗位。
所謂新誕生的崗位無非是維修,維護,ai機器人的存在。
也別以為ai它現在傻,就會一直這麼傻。
之前有人說ai不會下圍棋,在人類高手面前,ai的圍棋啥也不是。
現在人類的圍棋冠軍在ai棋手面前,啥也不是。
它的學習能力是令人感到恐怖的。
丁石繼續說:“當有一天人形的ai機器人成熟之後,留給人類的崗位將消失殆盡。而且如果世界不發生大的變故的話,我覺得這一天不會太遠。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可能就會見到。”
葉禪忍不住了問:“雖然你說得可能都是真的。但這和養豬有什麼關係?”
丁石繼續說:“雖然ai機器人替代了人類的工作,但人類的需求還是不變的啊。
衣、食、住、行,醫療,娛樂這些人類需求是需要得到滿足的。
其中衣、住、行、醫療、娛樂的相關產業都會在ai機器人的影響下快速迭代升級,效率會有超乎想像的提升。
但食不同,不論是種植業或是養殖業,都不可能其他幾樣那種可以無限疊加,哪怕有提升,ai也不可能把肥豬養成大象這種反科學的現象。
所以,未來最重要的成產資源無非就三種,一、頂級ai大模型,二、基礎的能源,礦藏,三、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