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淵今天一定更 作品

第670章 虞帝東巡祭金華

大地震顫,煙塵四起。

隨著那飛揚沖天的塵煙,一面面旌旗在塵土之中若隱若現。

抬眼望去,密密麻麻竟是望不到盡頭。

這是鹹帝東巡的儀仗。

雖說如今的虞朝已經有了王朝末年傾塌之狀,但只要虞朝一息尚未完全崩塌,其能爆發出來的力量就超乎所有人想象。

作為一個佔據了山海界東南之地近十萬年的鬼神王朝,虞朝歷代帝王積累的資源兵甲便是金山銀海也不足以形容。

此次鹹帝東巡,虞都不僅僅有宮中妃嬪侍者、官宦貴胄跟隨,更是從虞都調集了忠於鹹帝的精銳兵甲百萬。

原本這些兵甲是要隨著鹹帝進入幽冥,為鹹帝死後的護衛,但眼下幽冥已經是一團亂麻,這些兵甲自然就跟隨鹹帝東巡。

數以十萬計的戰車,各類法器儀仗浩浩蕩蕩蔓延萬里,而在這些兵甲拱衛的中心,是一座百丈大小的行宮,由戰車拉動,宛如一座小山一般緩緩移動著。

在行宮後方,還有一方方容納鬼神的車架,絲絲縷縷香火縈繞,化作遮天蔽日的鬼神之氣,一尊尊鬼神的真容在其中若隱若現,與那一尊尊乘雲御空的修士一同簇擁著行宮儀仗。

擺開如此架式的鹹帝,這一次東巡不僅僅是祭拜金華山,更是對各地那些不安分的世家一次威懾。

面對鹹帝帶來的大量鬼神和修士,各地世家也表現出了高度的配合,不僅僅沿途提供兵馬修士以作護衛,還為這支龐大的東巡隊伍提供錢糧資源。

鹹帝這一路行來,除去出發時消耗的虞都資源,一路上用度全是各州郡的世家在供給。

無論是鹹帝還是這東巡的官宦貴胄,妃嬪皇子,全都要維持自身的儀態,吃穿用度都要按照規格執行。

虞都自然不缺資源,加上虞都周遭的州郡俱是姬姓死忠,在虞都,如此多的權貴維持著氣派自然不是問題。

可離開了虞都,依靠這些地方世家供養,對這些地方世家來說無疑就是一次壓榨。

歷代虞帝為何極少出行,便是因為一次出行不僅僅對虞都來說是一次極大的資源消耗,對各地州郡世家來說也是巨大的負擔。

為了維持虞朝的正常運轉,保證平穩,虞帝幾乎不會離開虞都,因此虞帝也被稱作虞都帝王,意思是離開了虞都就什麼也不是了。

可此次,鹹帝完全不顧這些,以一副竭澤而漁的姿態,強硬的要求各地州郡世家供養東巡的龐大隊伍,來壓榨著這些世家的資源。

行宮之中,頭戴冕旒,身穿袞服的鹹帝捧著一卷《青元符經》正在慢慢讀著。

這《青元符經》作為金華山的招牌道經也是所有金華山修士入山必修經卷,不僅僅是幫助修士們替換一身濁氣香火,更是幫修士們重定道基。

因此《青元符經》極度珍貴,金華山中也不過是真人們講述,下發抄眷的版本,其上毫無註解,需要修士們自己領悟每一個字,每一句的意思。

而鹹帝手中這一本則完全不同,在那一行行黑色行墨之間,不僅有許多細小的註解,甚至這些註解一旁,還有一些淡青色的字跡。

這些淡青色字跡瀟灑之餘還透著一股大氣堂皇之感,明明是細小的蠅頭小字,卻給人以浩大之象。

能寫出這等字來的,放眼天下,鹹帝想想也知道是誰。

那字跡規整方正的註解,是鹹帝的二子,姬宏標註的。

而姬宏註解旁的那些淡青字跡,則是金華山那位玉宸靈淵真君所寫。

其意思很明顯,想讓鹹帝認知並理解《青元符經》,從而理解道家之法。

東巡的官道並不平坦,但百丈大小的行宮行走其上卻是如履平地,感知不到絲毫的顫動。

鹹帝翻看著道經,他在乎的,也是道經之上江生親筆撰寫的這些註釋。

通過一個人的字,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在鹹帝看來,這《青元符經》之中每一個江生的註釋,都像是一面鏡子,把江生的性情、習慣、心境、思想展現在他面前。

“青元者,東際之天青,化上上之元,以符為注,解天地之玄,靈真之妙.”

鹹帝緩緩說著,忽然行宮之外出現一陣細微的吵雜,隨即不過片刻,這股吵雜就被平息。

幾息後,一道身影出現在鹹帝面前:“陛下,又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散修,一個個狀若瘋魔,意圖襲擊鑾駕。”

鹹帝輕笑一聲:“散修”

“那些散修要是能成事,也不至於一輩子被地方世家壓著。”

“太平時期他們掀不起波浪,如今這亂世,他們就以為能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