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拍攝公益慈善短片,鍾導的決定,臨時騰出的小棚
在其他明星急得不行時,錦梨等人,穩坐釣魚臺。
錦梨看在眼裡,若有所思。
這何嘗又不是一出眾生相呢?
半個小時後,換好衣服的明星留下,而還沒換好衣服的,直接被工作人員勸離了。
如果明星手頭上拿著普通的衣服,那還能說道說道。
但有的明星公司離得太遠,根本來不及喊助理送,經紀人只能在附近買。
然而能被定為拍攝場地的,不可能太過繁華,不然怎麼隔絕人群?
於是經紀人什麼都沒買到,而明星只能被迫淘汰了。
錦梨在等待時,聽到了一陣哭聲。
她看了過去,有好幾個明星都哭了。
她們跟工作人員溝通,但現場的工作人員都很鐵面無私,一定要她們出去,不給她們留下。
奚夢澤說道:“我一開始,懷疑是李蕁芳聯合其他明星,釋放不對的風向,聯合搞其他明星。
但現在,我又不確定了,是不是拍攝組存心就想淘汰一部分明星,所以趁此機會,借題發揮。
哪怕明星穿得都很樸素,他們也有其他理由展開淘汰?”
邱琦雯若有所思地說:“公佈出來的名單,你們有數嗎,一共有多少藝人?”
錦梨沒數,但她記得人數,“芳姐跟我提了下,一共有230人左右。”
邱琦雯瞭然:“那對了,我還以為拍幾十支短片,所以才需要這麼多人。
但只拍10支短片,平均一支短片就要23個人,你們覺得能用到這麼多嗎?”
錦梨跟奚夢澤陷入了思索。
邱琦雯點明道:“哪怕現在不淘汰,在拍攝時也會淘汰的,這叫篩選。
就跟明星上春晚一樣,流程都是有很多道的,哪個節目排著排著要換人,哪個節目練著練著就斃掉,這都是常有的事。”
錦梨輕呼了口氣:“如果是在篩選中被淘汰,她們可能就不會這麼不甘心了。”
但事先沒做好準備,穿了不應景的衣服過來,又沒有考慮備選方案。
這本來就是一種不用心的表現。
在這第一步輸掉,也找不到地方說理去。
現場清完了被淘汰掉的明星,人看上去沒那麼多了,陸續有導演過來觀察藝人,挑了些人去拍攝。
不一會兒,鍾文臺導演過來了,直接就挑了錦梨走。
而奚夢澤跟邱琦雯,也被另一個導演挑去了別的片子。
來到預定的拍攝地點,錦梨才拿到劇本。
她認真地看了起來。
鍾文臺正在跟統籌、場務等進行溝通,他還想改造一下場地。
跟現場的工作人員聊完後,他轉頭看向錦梨,喊了下她。
錦梨並沒有進行回應。
鍾文臺觀察了下,發現她正在很認真地看劇本。
他不由暗暗點頭。
這種專注的態度,他是欣賞的。
“錦梨!”有場務想過去叫她,被鍾導攔住了,“等她看完劇本,再叫她來找我。”
短片只是三四分鐘,所以劇本不長。
錦梨花十分鐘的時間,足足看了三遍,感覺理解了很多內容,也瞭解這支短片的意義了。
她拿的這部短片,是以“渴望知識”作為主題的。
短片分成一個轉折,兩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
是小姑娘在貧窮落後的村裡長大,想要學習都得走一個小時的山路。
如果遇到颳風下雨等惡劣天氣,她就可能無法去上學。
而第一個場景,要將惡劣的地方展現出來,然後寫小姑娘在逆境中,也學習的景象。
她為了讀書,不惜一天走上兩個小時的路。
哪怕是下大雨,披著件雨衣,也要護著書本,小心翼翼地去學校。
至於第二個場景。
則切換到小姑娘長大後的場景,也就是錦梨出場。
場景一開頭,就是她從城市裡的大學畢業後,在公交站的站臺處,安靜地捧著本書看。
而在她旁邊,有一個大大的行李箱。
行李箱非常重。
公交車來了,有好心人幫她提了下行李箱,好奇地問:“好重啊,裡頭裝的是什麼?”
錦梨溫柔地回答:“是書。”
畢業後,她毅然選擇離開城市,而是返回從小養育她的村莊。
在見識過城市的繁華後,她最終選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