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接地氣,端著點,一箭三雕的計謀
青瓦覆蓋的屋頂,層層堆疊的瓦片有種錯落有致的美。
就在這棟古建築下,兩個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的外國人,正在激烈地爭吵著,頗有種齊聚光明頂的錯覺感。
如果兩人純粹是日常對話交流,正在惡補知識的錦梨,不至於一句都聽不懂。
但兩位物理學家說得都是晦澀的物理學專用名詞,導致她什麼都聽不出來。
在錦梨旁邊,還有兩個人跟著一起圍觀,分別是鍾導跟邱琦雯。
邱琦雯一臉無奈,小聲地問錦梨:“你聽得懂?”
錦梨默默搖頭,“聽不懂。”
邱琦雯:“聽不懂你還跑過來幹嘛?”
錦梨一臉認真地說:“接受神聖知識的薰陶!”
邱琦雯:……
待在一旁看這兩個外國人雞同鴨講了半小時,鍾導終於站起了身,優哉遊哉地離開了。
他目光銳利地掃向別的區域,瞅著要尋找另外的目標。
錦梨這時開口:“導演,你是不是聽得懂?”
鍾文臺道:“嗯,我聽得懂一些,我在國內讀完編導後,跑去國外留過學。他們討論的是物理學的大一統理論。”
錦梨感興趣地問:“大一統?統一理論?他們已經有相關的理論能夠將所有的力統一說明了嗎?”
鍾文臺搖頭:“沒呢,這是整個物理學界所有人都想證明的事,但遠沒有這麼簡單,引力始終無法被接入這一體系內。”
邱琦雯越聽越茫然,他們說的是人話嗎?
不對,他們討論的問題跟她是同一世界的嗎?
她默默舉起手:“我想要個前情提要,我怎麼完全聽不懂。”
鍾文臺恨鐵不成鋼地說:“一看你就知道沒做好準備工作,但凡把我給你的資料都看完,就不會一問三不知了。”
邱琦雯小小聲地說:“小舅,我又不是故意不看的,這不是為了跑通告沒時間看嗎?”
鍾文臺不接這茬:“那錦梨比你還紅,人家還天天直播學習呢,你怎麼做不到?”
邱琦雯:扎心了,老鐵!
錦梨笑笑地說:“統一理論是關於強相互作用和電弱相互作用統一的理論,希望能借由單個理論,來解釋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導致的物理現象。
現有的研究成果和觀測發現,可以在理論上闡釋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但仍然無法將引力納入該系統中。”
錦梨不知想到了什麼,頓了頓,輕聲說:“如果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物理學實現大一統,這應該是很多物理學的願景。”
鍾文臺導演嘆了口氣:“難,難啊!”
邱琦雯懵懂地問:“很難嗎?”
錦梨肯定道:“非常難,而且誰也無法保證能在多少年內實現。那麼多的猜想跟理論都沒被證實,有非常漫長的道路要走。”
鍾文臺導演也說道:“理論未必正確,猜想未必錯誤,在研究物理的過程中,也是在不斷推翻舊有理論的過程。”
邱琦雯似懂非懂地問:“為什麼要推翻,舊有的理論不對嗎?”
鍾文臺搖頭道:“不是不對,而是解釋不通。理論是對的,但無法拿來解釋另外一種現象,那就只能另外尋找出路了。
如果物理學想要實現大一統,就必須得拿出一套強有力的,能夠將所有現象都囊括的理論。
當然,我們是外行人,這只是外行人的說法,內行人不這麼說,但說給我們聽,我們也聽不懂。”
邱琦雯這次點頭點的很快。
嗯,確實是聽不懂。
鍾文臺導演又帶著她們跑去聽另外幾個外國人的討論,雖然錦梨跟邱琦雯還是聽不懂。
但是那些人在討論時痴迷、激動的神情,卻深深烙印在她們心中,讓她們不由一陣肅然起敬。
錦梨也在他們討論時,不斷反覆詢問自己:
物理是什麼呢?
它有什麼令人著迷的魅力?
她結合對劇本人物何慧的理解,以一種外行人的思維,內行人的心態去重新看待物理。
物理學,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
這反而說的太過形式。
最大眾的理解,其實就是“探求事物的真相”。
再往大了說,那就是探求世界的真相。
為什麼水是往下流?為什麼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為什麼人是腳踏實地走路而不是在空中漂浮……
物理學家從一開始,只是為了探求一個萬事萬物變化發展規律的答案。
從最基礎的重力開始,引申到了萬有引力,又來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再後來是大爆炸宇宙論……
錦梨不斷閱讀文獻資料,也多少有些理解為什麼那些科學家如此廢寢忘食,痴迷地研究物理。
同時,也對何慧的大義有了很深的理解。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捨棄安逸富足的環境,決定回來祖國發展,是非常難以做下決定的事。
知識是無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知識屬於全人類,卻沒有哪個科學家是屬於全世界的。
錦梨抱著這麼個想法來到劇組。
但在鍾導的帶領下,她又開始重塑腦海裡對“物理學家”這一觀念。
連續在劇組待了四天後,他們看了許多物理學家的討論,本國的、外國的,鍾導忽然問:
“你們覺得這些物理學家,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嗎?”
錦梨不太確定地說:“他們思維跟我們很不同?”
邱琦雯想了想,遲疑道:“我說句大不敬的話,我覺得沒什麼不同,他們都是人,他們討論的時候,就跟吵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