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20 作品

帝國的背景資料1

因為畢業論文主題就是研究經濟問題,所以雷頓雷頓很清楚。16世紀美洲地區的例子並非個案。實際上當在老歐洲的很多國家,類似進程已經持續了數百年。

 

例如在13世紀上半葉,丹麥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土地屬於農民,自耕農強盛才支持了瓦爾德瑪大王和瑪格麗特一世建立帝國的野心。

 

然而到17世紀上半葉,自耕農的土地只剩下不到10了,這時的丹麥早已成為“貴族共和國”,連克里斯蒂安四世這樣的君主也無力復刻克努特大王的功績,在北歐其他地區,瑞典和挪威的情況略好於丹麥,但土地兼併趨勢並無差異。

 

至於現在所謂的的歐系布列塔尼亞當時的沙俄,本身正經歷著二期農奴制的折磨。

 

從中世紀以來,勃蘭登堡、波西米亞、匈牙利、波蘭、立陶宛和羅斯的君主們就不斷用“恩賞”土地產權的方式換取貴族對國王的支持,連拉約什或者馬加什這樣的大王都不能免俗。

 

到16世紀,和在拉美一樣,大莊園已經成為支配東歐各王國社會的主導因素。作為回應,波立聯邦向著君權虛弱的方向一去不返、哈布斯堡王室利用宗教戰爭取得了對波西米亞和匈牙利貴族的勝利、勃蘭登堡選侯用軍隊吸收了容克貴族的能量;在俄羅斯,沙皇和波雅爾之間血腥的宮廷鬥爭持續了兩個世紀,最後讓帝國鑽了空子。

 

由於再征服運動,西班牙和葡萄牙南部也是大莊園主的世界,所以把大地產製輸出拉丁美洲的,也是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慣性。

 

不過隨著11世紀商業復興,西歐的大地產製就隨經濟基礎的變化逐步走向瓦解,同時君主的權力不斷增強,宗教改革又幫助君主們奪取了教會地產。到16世紀,大地產在西歐基本消失,這也成為後世法國大革命和eu成立的根基。

 

不過布列塔尼亞和拉普拉塔的情況卻向著相反的方向而去,18世紀,財政上十分窘迫,日益擔心失去殖民地的西班牙開始在美洲實施改革,即著名的波旁改革。改革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從美洲地產主手中奪權,增加王室的收入。這場改革因此被卡拉雷斯、法爾內斯這些大家族罵為“美洲的再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