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20 作品
帕羅庫的新視角
“帕羅庫叔叔,所謂的帝國常勝不敗只是因為特殊的村社制度讓國家擁有了強大的汲取能力,可以利用這種近乎農奴制經濟強行推行國防現代化。這使得帝國面臨西方拿破崙衝擊初期,在保持其原有社會結構不變前提下的國防現代化相當成功,但如今都是什麼時代了,何況如今這個時代靠的是科技……這從來不是我們的優勢。”
作為帝國職業包稅商出身,帕羅庫雷德當然明白雷頓的意思。
早在十八世紀末,帝國已感受到老歐洲拿破崙最早現代社會的軍事衝擊,因村社可以向國家提供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農業剩餘,帝國建立了強大的軍事體系和工業。
依靠十八世紀成為歐洲軍事強國,十九世紀初帝國成功協助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擊退拿破崙,同時軍事的成功使得帝國社會現代轉型要等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即在老歐洲和聯邦普遍建立全球化不可阻擋時才感到有進一步改革的必要。
問題是帝國的大工業是靠出口糧食和石油換來的,可帝國的農業到一戰前保留著短期農奴制,農業技術水平低下。據1911年統計全國只有鐵犁420萬把,鐵耙不到50萬個,幾乎沒有什麼農業機械,全國任依靠大約1000萬把木犁和2500萬個木耙為主要的農具。
同老歐洲的一戰打響後,這種短板立刻顯現。隨著上千萬農民被徵發入伍,布列塔尼亞原本脆弱的小農經濟立刻破產,先是土地大量拋荒、牲畜成批被屠宰。進而導致工業凋敝,物價飛漲,一法郎只相當於原幣值十蘇,失業大增。
尤其到了一九一七年冬季,各方面情況更為嚴重,由於鐵路全部停運,各城市補給中斷百姓士兵挨餓受凍,革命烈火一點即燃。如果不是因為前線的沙皇俄國第一個爆發革命,帝國可能早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