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20 作品
迪特哈爾特判斷(第3頁)
例如我們國人都熟悉的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例子,各位看官們是否仔細想過,張飛作為前期出資最多的豪強,要跟著徒有家名的低級軍官和殺人逃犯結拜兄弟,還要變賣家產,傾盡所有——他要冒多大的風險,他圖的又是什麼呢?是什麼驅使著他做出如此冒險的決定呢?即便我們不考慮藝術加工,僅以三國志為準,劉備顛沛流離,屢戰屢敗,卻仍有人不斷投奔他,他們在劉備身上一定看到了某種不一樣的東西,值得追隨的東西。
迪特哈爾特會如此決斷,是因為他確信自己有分辨賢明君主的能力,到底對方戰五渣,還是猛到爆表,他自認為看得清楚。
遺憾的是連這位自詡聰明的迪特哈爾特也沒看準,最後落了個自己槍斃自己的悲劇下場。
反叛的魯路修妙就妙在,它從來不故弄玄虛,也從來不會像下定義地塑造角色,不會像遊戲策劃一樣給角色設定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