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四十四章 流浪大元(下)(第2頁)

 “這些是他們的說辭麼?”博爾詹表達了質疑:“說實話,我覺得這更像是單方面的宣戰告示,所以需要譴責對方的一切惡行。但我不太相信,一個弱勢國家,會這麼持續幾百年地挑釁鄰居,擴張領土。這有點不合乎常理了。”

 “是不是單方面誇大惡行,我也沒考證過,但幾百年不斷擴張,倒是真的。”郭康不假思索地說:“要是沒人管,他們還會繼續擴張到鴨綠江、土門江呢。”

 “都是慣出來的。”李玄英插嘴道:“正常情況下,小國確實不太可能這麼不斷挑釁大國。但他們搶的地方,基本都是權力的真空地區,所以也沒人管得住他。”

 “正常情況下,哪怕他有高句麗當年那個實力,也早被人打死了。但武后搗鼓出來的營州之亂,徹底打斷了整個東北方向的經營。從十六國慕容氏在此經營開始,數百年的根基,基本上算是毀於一旦。太宗、高宗投入的大量精力,也全都白費了。”

 “所以,我們也不用關心王保保譴責的對不對。”李玄英看了看大家,提醒道:“唐朝也好,羅馬也好,都是大國。遇到邊境問題,譴責周圍的小國、咒罵四境的蠻族,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真正的問題根源,肯定還是在國家內部;內部問題的破壞性,也遠比幾個喜歡折騰的小國大得多。古今的問題,莫不是如此啊。”

 “對啊。對啊。”眾人又一邊有意無意地看皇后,一邊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

 這下,皇后自己也發現不對勁了。

 她看了看李玄英,又看了看郭康,不悅地說:“你不妨把話講的更明白一些。”

 “這個……塞里斯的語言,一直博大精深,不能但看字面意義就能理解的,否則太容易誤會。”郭康趕緊打圓場:“玄英兄一心繫國,看到歷史,有感而發,沒有什麼別的意思。”

 “是這樣的。”史恪也來幫腔:“我們這些軍府兵將,都是很單純的,都是為國家盡忠而生的。請大家不要懷疑我們對國家的忠誠。”

 “我沒有懷疑諸位對於羅馬的忠誠……”皇后說了一半,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放棄了。她只好轉向郭康:“你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