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一百八十章 太后的戰鬥技術(5k)(第3頁)

    “先師伊本·巴哲有個構想,就是任何一個力,都有對應的‘反向力’和它同時出現。也就是說,我們在格鬥的時候,雙方只要相互接觸,就有借對方力的機會。”


    “他的弟子、先師伊本·圖斐利則進行了很多屍體解剖研究。雖然被很多人斥為異端,但他還是發現了不少規律——比如人類的身體,都是有共性的。骨骼和肌肉決定了基本的發力結構和活動範圍。通過這些模型,加以訓練,就可以判斷出對手的活動範圍,然後選擇自己的攻擊方向了。”


    “這個思路倒是有意思,不過較量的時候,兩邊的動作都非常快。人能跟得上這麼快的計算麼?”太后問。


    “靠現算肯定是不行的,還是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和日常訓練。”老海膽說:“這個思路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調整和改動已有的招式,讓它們更合乎自然規律。”


    “理論上,這一系列的招式,上限很高。如果對於人體的瞭解足夠深入,就能體悟到此間的邏各斯,從而領會凡世背後、胡大的神聖存在。誰能修煉到這個境界,那確實是戰無不勝的,因為他自己就已經是胡大的劍了。所以,這才是凡世之間最高級別的武術。”


    他搖搖頭:“當然,這些都太遠了。我們鼓勵學生們進行研究,但現在,這也只是個輔助修行的手段而已。真打起來,也不見得比其他武學高明。”


    “沒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太后點點頭,迫不及待地說:“開始吧。”


    這次,她又換了一種風格。


    和之前大開大闔、不甚精確,如潑墨寫意般的攻勢不同,這次,她的招數要連貫得多。每一招之間,幾乎沒有停頓,也甚少有大力推動下的劇烈轉彎,反而如行雲流水般,慎密又順暢。


    太后的步法也發生了變化,整套動作,由剛猛漸漸變得輕靈,氣力顯得流暢和緩,卻依舊頗有氣勢。


    “我是第一次見這種雜糅法的。”郭康小聲對王大喇嘛說:“怪不得說她年輕時候也跟尹道長學過。”


    “哎,我要是當初也好好習武,少玩點花活就好了。”王大喇嘛頗有些懊悔。


    場上的老海膽,明顯也有些驚訝,沒想到她突然換了這種風格。不過,靠著謹慎的判斷和靈活的動作,他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即使太后的攻擊動作更加流暢迅捷,劍尖多次在身前出現,也沒有因此慌亂。


    他也同樣在努力試圖借力,但太后把長劍用的像單手劍一般,十分靈動。雙方兵器經常纏在一起,讓老海膽感覺頗為棘手,多次主動退讓,防止自己被帶入對方的動作節奏中。他顯然也明白,如果這麼下去,他的劣勢恐怕會越來越大,最後失敗的。


    雖然一開始準備演戲,但打到現在,老海膽也確實認真了起來。他努力穩住身法,觀察太后是否會出現破綻,尋找一擊翻盤的機會。


    幾番交手後,兩人的兵器再次抵在一起。太后藉著長劍,雙手發力,試圖絞住他手裡的長刀。老海膽馬上用左手的短劍攻擊,準備逼她放棄動作。


    然而,太后似乎不服輸,只稍微鬆了些力氣,劍身一滑,順手擋住了匕首。老海膽還想繼續發力,太后卻突然猛地一推。


    這一下過於唐突,和之前的身法幾乎沒有明顯的銜接。毫無預兆的粗野動作,不僅破壞了太后自己的招式,也讓老海膽措手不及,長劍和長刀同時脫手。


    老海膽趕忙又揮起短劍,但更早鬆開兵器的太后,伸手就抓住了他的手腕。


    趁此機會,她另一隻手搭在老海膽身側,低喝一聲,向側面用力一掰。


    太后自己翻轉了半圈,半跪著,手撐在地上。而老海膽直接被丟了出去,摔得七暈八素,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這次也是太后贏了。”脫歡宣佈。


    王大喇嘛似乎沒料到太后的最後一招,愣了半天。


    “這一招,應該是希臘人的古典摔跤的技巧吧。”郭康告訴他:“對於戰場上的人,尤其是要披甲作戰的戰士,摔跤其實也是個很常用的技巧。”


    “今天老海膽的表現,尤其是後兩輪,已經很不錯了。”他見老海膽頗有些不甘心地爬起來,解釋道:“但太后見過、學過的戰鬥技巧太多了,打起來肯定容易吃虧。沒辦法,她什麼都會,跟她交手,確實挺麻煩的。”


    “……真厲害。”王大喇嘛不知道用什麼詞形容更好,只能簡單地表達感慨。


    “那當然,我爹當年都是跟著她學出來的。”郭康對此倒是不怎麼意外。


    “今天就這樣吧。我看得都很過癮了,兩位也休息下吧?”那邊,脫歡走到場地中,勸道。


    太后點點頭,站起身。脫歡又伸手,把老海膽也拉起來。他們再次相互客套了一番,就離開了場地。


    有些章節我感覺一次發完更連貫,就發大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