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百零二章 真假波蘭人(第2頁)
朱允炆再怎麼說,也是個東方人,在這個時代的歐洲,自帶著一層“富裕、強大”的神秘光環。他還有一群跟班,能拿得出路費、給得出投奔的路子來。這麼一看,別說平民,哪怕是些宮廷裡混的不如意的小貴族,也有足夠的動力去追隨他了。
傑士卡隊長在那邊,其實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而讓娜女俠也自稱是個貴族後代——雖然她拿不出什麼證據,但敢公開這麼說,起碼得有一定戰鬥力,至少要打得過那些提出質疑的其他貴族。
他們都算是歐洲中下層裡的佼佼者,能招募到這些人,其實也算比較成功了。比較可惜的是,朱允炆雖然有在民間拉人的本事,卻明顯沒怎麼繼承他爺爺的戰鬥力。否則,帶著這幫人打出個海西大明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前段時間,朱文奎還告訴郭康,他老爹最近分析了一下現在的阿勒曼尼局勢,認為國王的判斷完全錯誤了。現在的關鍵,根本不是和大大小小的異端們較真,而應該藉助他們,平定內亂。
紫帳汗國有眾多敵人,不是非要和他們打仗不可。胡斯派也只是個地方性小教派,根本不是心腹大患。
“神聖羅馬帝國”一度是歐洲的強權,後來因為內亂不止,才衰落下去。顯然,這個國家的問題根本不是異教、異端之類,而就是各地諸侯們。
所以,與其和所謂異端糾纏,不如藉助這兩方的力量,首先削平國內各路諸侯。只要能完成削藩大計,阿勒曼尼其實也是有興盛希望的。
當然,這個也只是說一說。他幫阿勒曼尼國王也沒什麼用,而且人家也肯定不會聽他的。估計就是發發牢騷,表達對於削藩不利的不滿吧……
這種狀態下,朱允炆維持一個名義封君的角色,已經算不錯了。想管的更好,也不太可能。
郭康想了想,決定還是先看朱文奎怎麼說。
結果,朱文奎也是一幅不知所措的樣子。
“要不然……郭公子,你把你的衛兵多借點給我?”他試探道。
“我家的衛兵根本不擅長安保工作的。”郭康提醒道:“借給伱也沒用啊。”
“啊……”朱文奎也沒辦法了。
最後,還是馬王妃開口,幫他解了圍:
“妹妹想去看看熱鬧,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我們當母親的,總歸得讓孩子安全些,自己也才好放心去玩。正好這兩天我在家歇息,不如把孩子留在家裡,也好照應。”
讓娜公主不怎麼懂希臘語,但懂一些基本的漢語,大概能明白她的意思。聽她這麼說,也覺得帶著孩子出去不太負責。而且外面亂哄哄的,也確實照顧不過來。於是想了想,就答應了。
“郭公子,那就煩勞你,再知會有司一聲,請他們幫個忙。”馬王妃又對郭康說。
郭康拱拱手,應了下來。
他估計,就現在這種混亂的關係,馬王妃也管不住讓娜公主,順水推舟才是正確的——而且她也未必想去管。照顧下小讓娜,也算是盡心了。
至於安保的問題,她也沒有和朱文奎一樣,上來先要郭康負責幫忙,而只是讓他轉告一下。畢竟這件事郭康是真的幫不了。
這件事上,她確實比朱文奎考慮的周到。
郭康總感覺,朱文奎不止打鐵,也該多學學這方面的東西了。按理說,他也是經常幫著處理各種事務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進步卻不怎麼大。總不能一直靠裝著個大架子來嚇唬人吧。
而且,這架子也是裝給外人看的。對於熟悉、親近的人,也不可能裝起來,糾結儀態和語言,也未必有用。
真正的明朝皇帝,甚至不見得天天稱孤道寡,只有在正式的書面場合,才特別講究這些。像朱元璋本人,就一直自稱“咱”。其他人勸他養成說“朕”的習慣,他都改不了。而朱文奎的四爺爺朱棣,歷史上則喜歡自稱“俺”。總之,沒幾個是多文雅的。
到了糾結這步的時候,可能也意味著確實沒有別的東西,能維護權威了。
傑士卡隊長在那邊,其實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而讓娜女俠也自稱是個貴族後代——雖然她拿不出什麼證據,但敢公開這麼說,起碼得有一定戰鬥力,至少要打得過那些提出質疑的其他貴族。
他們都算是歐洲中下層裡的佼佼者,能招募到這些人,其實也算比較成功了。比較可惜的是,朱允炆雖然有在民間拉人的本事,卻明顯沒怎麼繼承他爺爺的戰鬥力。否則,帶著這幫人打出個海西大明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前段時間,朱文奎還告訴郭康,他老爹最近分析了一下現在的阿勒曼尼局勢,認為國王的判斷完全錯誤了。現在的關鍵,根本不是和大大小小的異端們較真,而應該藉助他們,平定內亂。
紫帳汗國有眾多敵人,不是非要和他們打仗不可。胡斯派也只是個地方性小教派,根本不是心腹大患。
“神聖羅馬帝國”一度是歐洲的強權,後來因為內亂不止,才衰落下去。顯然,這個國家的問題根本不是異教、異端之類,而就是各地諸侯們。
所以,與其和所謂異端糾纏,不如藉助這兩方的力量,首先削平國內各路諸侯。只要能完成削藩大計,阿勒曼尼其實也是有興盛希望的。
當然,這個也只是說一說。他幫阿勒曼尼國王也沒什麼用,而且人家也肯定不會聽他的。估計就是發發牢騷,表達對於削藩不利的不滿吧……
這種狀態下,朱允炆維持一個名義封君的角色,已經算不錯了。想管的更好,也不太可能。
郭康想了想,決定還是先看朱文奎怎麼說。
結果,朱文奎也是一幅不知所措的樣子。
“要不然……郭公子,你把你的衛兵多借點給我?”他試探道。
“我家的衛兵根本不擅長安保工作的。”郭康提醒道:“借給伱也沒用啊。”
“啊……”朱文奎也沒辦法了。
最後,還是馬王妃開口,幫他解了圍:
“妹妹想去看看熱鬧,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我們當母親的,總歸得讓孩子安全些,自己也才好放心去玩。正好這兩天我在家歇息,不如把孩子留在家裡,也好照應。”
讓娜公主不怎麼懂希臘語,但懂一些基本的漢語,大概能明白她的意思。聽她這麼說,也覺得帶著孩子出去不太負責。而且外面亂哄哄的,也確實照顧不過來。於是想了想,就答應了。
“郭公子,那就煩勞你,再知會有司一聲,請他們幫個忙。”馬王妃又對郭康說。
郭康拱拱手,應了下來。
他估計,就現在這種混亂的關係,馬王妃也管不住讓娜公主,順水推舟才是正確的——而且她也未必想去管。照顧下小讓娜,也算是盡心了。
至於安保的問題,她也沒有和朱文奎一樣,上來先要郭康負責幫忙,而只是讓他轉告一下。畢竟這件事郭康是真的幫不了。
這件事上,她確實比朱文奎考慮的周到。
郭康總感覺,朱文奎不止打鐵,也該多學學這方面的東西了。按理說,他也是經常幫著處理各種事務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進步卻不怎麼大。總不能一直靠裝著個大架子來嚇唬人吧。
而且,這架子也是裝給外人看的。對於熟悉、親近的人,也不可能裝起來,糾結儀態和語言,也未必有用。
真正的明朝皇帝,甚至不見得天天稱孤道寡,只有在正式的書面場合,才特別講究這些。像朱元璋本人,就一直自稱“咱”。其他人勸他養成說“朕”的習慣,他都改不了。而朱文奎的四爺爺朱棣,歷史上則喜歡自稱“俺”。總之,沒幾個是多文雅的。
到了糾結這步的時候,可能也意味著確實沒有別的東西,能維護權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