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三百章 英國人失去自信力了麼?


  這些人的理論,給郭康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也讓他受到了很大啟發——比如,宣傳和解釋,其實也沒必要做的太細。

  這些“理論”,能自圓其說就行。重點不是它的證據是否充分,邏輯論證合不合理,而是它能不能起到提高社會效率、推動國家發展的作用。

  畢竟,這些事實都證明,無論是啟蒙運動時代的歐洲,還是20世紀的中國,採用的“指導理論”裡都充滿了大量暴論。但這也沒有妨礙他們迅速發展,最後實現反超。

  一個例子,可以說是某個文明的特例。但兩個位置曾經完全相反、互相鼓吹過的文明都是這樣,應該就足以證明很多問題了。

  這些啟蒙時代哲學家,確實對東方有一些概念,也進行過了解。起碼他們真的知道科舉制和官僚制度的優勢,也明白中國的歷史很長久,甚至連“雍正比其他國君們都勤勞”這種細節判斷,也不能說錯……但他們瞭解的中國依然是十分片面的,做出的判斷,和推斷的結論,也往往和事實偏差甚大。

  說到底,中國只是一種論據。歐洲思想們,在批判亞里士多德的時候,卻還是用柏拉圖的思維,稱讚中國才是理想國。他們哪怕鼓吹孔子的時候,也始終沒能擺脫學自希臘人的思維方式。他們稱讚的中國,說到底只是按歐洲傳統哲學和價值觀,虛構出來的一個符合歐洲理想的完美國家而已。

  同理,中國的思想家們,在批判孔子的時候,也同樣是儒生的思維,稱讚歐洲才是有道德、又高效的文明世界。他們哪怕鼓吹古希臘哲學家的時候,也始終沒能擺脫中國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稱讚的歐洲,說到底只是按中國傳統哲學和價值觀,虛構出來的一個符合中國理想的完美國家而已。

  漢字真的有郭康說的這麼簡單麼?當然不是。想用好這套工具,難度還是不小的。但他的目標本來就不是證明漢字簡單,而是告知對方,自己正在進行推廣漢字這一政策,並且有足夠信心成功。這樣,才能一方面說明自己和中原文明接近,一方面借用中原經驗,論證羅馬會越來越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