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罪魁禍首
其他人各自忙活的時候,郭康站在一片廢墟的大門前,看著眾人把一群穿著長袍的俘虜,遠遠押過來。
“我們的人真的很不錯。”他很是高興地對旁邊的人說道:“這才經歷了一場戰鬥,就已經表現得有點正規軍的樣子了。我覺得,他們也能和我們一樣,能成為很好的士兵。”
米哈伊爾神父等人,高興地向他表示感謝。
在這個時代的羅馬人眼裡,“能當兵”意味著有了正經的身份,也獲得了相應的政治權力。這種話對他們來說,算是很高的認可了。
“說實話,我也沒想到。”軍法官也評價道:“按兵法的總結,從城裡招攬士兵,並不怎麼可靠。只有韓信這種將領,才能做到‘驅市人為戰’。公子能這麼快就從市民裡招攬出足夠的新兵,確實已經很讓人意外了。”
“其實也沒那麼誇張。”郭康想了想,搖搖頭,告誡眾人:“兵法裡有很多內容。有些是高屋建瓴的概括,描述戰爭和軍隊的本質,這種內容就可以長期借鑑;有些則是具體的手法,是對於當時經驗的總結。時過境遷之後,很多內容就用處不大了。”
“孫子說,‘上下同欲者勝’,這就是對於軍事本身的總結。哪怕是諸夏之地以外,那些幾乎從來沒有交流過的地方,也都是如此。而哪個郡縣、哪個地區的人適合當兵,就是具體的經驗,不見得能直接照搬了。”
“這件事情,在我看來,也是如此。”他用眼前的例子,向眾人解釋道:“為什麼市民不堪戰?用孫子那句話同樣可以解釋:城市裡的各種事務、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聯繫,都要更加複雜,所以,讓他們的願望維持一致,都能在戰爭中得到滿足,也就更難了。”
一開始,其他人只是應付地點點頭,大概是認為他剛上戰場,就開始褒貶兵書,未免太自大,只當做是世家子弟日常吹噓,沒放在心上。但聽他講了具體的例子,又覺得確實有點道理,所以也認真了些。
“戰爭,就是倚強凌弱、以多欺少。只要有條件,兵家都會盡可能增加自己手裡的士兵數量,而作為代價,這也是軍隊組織里最困難的一環。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那毫無疑問就會得到更多的兵源。”郭康繼續說道。
見他開始長篇大論,不止周圍的軍官、騎士們,其他聽得懂的新兵和市民,也紛紛好奇地湊上來。騎士隊長想讓他們退開,但郭康阻止了他。
“這些話,確實是給軍官說的,但我們這裡的人,都是將來軍團的種子。大家多瞭解一下,對於今後的籌建是有好處的。”他解釋道:“而且,士兵知道軍官在想什麼,才能更好地戰鬥。這種事情也不是機密,讓大家聽聽就行。”
聽他這麼說,其他人便不再阻止,都看向他。
“組建軍隊,是我們有求於士兵,不是人家有求於我們。讓人給你拼命,肯定是要付出些報酬的。”郭康說道:“所以,我們應該去適應不同的環境,根據當地情況的不同,採用最合適的方式號召人們,得到他們的支持。”
“羅馬的敵人太多了。”郭康搖著頭說:“1204年的時候,蠻族衝進城裡搶劫。難道他們會區分你是貴族還是平民、信奉拜上帝教還是天方教、來自希臘本地還是北方麼?不,他們連同樣來自意大利的商人都一起搶。”
“這是外部的敵人,內部呢?”他一攤手:“當年的十字軍是誰引來的?不就是希臘皇帝自己麼?我們現在倒是沒有希臘官家了,但城裡這些欺壓自己人的傢伙,不都活得好好的麼?如果還有歐洲人打過來,你猜他們會幹什麼?”
“我聽說,奧斯曼當年襲擊城市的時候,亞歷山大的家族就第一個逃跑,幸虧大家警覺,發現了他們,沒讓他們捲走錢財跑掉。”一個花白頭髮的人說道:“這種人,怎麼可能是好東西!”
眾人紛紛應和,表示贊同。
“所以說,我們想要生存下去,就不能對敵人有一絲一毫的幻想。”郭康提醒他們:“得讓更多人團結起來。否則,敵人不會放過我們中間,任何一個人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沒有古人那種餘裕了——他們可以挑,可以看哪個地方的人更適合自己的軍制,在現有條件下做得更好,然後把這裡當做精兵就可以了。但我們沒有這麼深厚的底蘊,沒有這麼寬鬆的選擇權。我們只能改變自己,不斷尋找最合適的方法,讓更多的人擁有更堅定的戰鬥意願,發揮出更強大的戰鬥力。”
“所以,這些事情,我也不怕給伱們說。這不是為了哄人去當炮灰,而是對我們每個人都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小事,我們可以糊塗一下,將就著過去。但生死攸關的大事,又怎麼能糊弄呢?你糊弄人家去打仗,人家戰場上也會糊弄你啊。”
“我希望你們能記住這個道理。今後不管是成為軍官,去教育新來的士兵;還是解甲歸田,回到家鄉和其他人交流,都別忘了把這個道理告訴大家。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那就根本沒有蠻族能威脅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