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580章 長生天,俗稱元神(第2頁)
“伱說誰是希臘人”狄奧多拉不滿起來。
“你不也是麼,人家畫個天父一家的宣傳畫,你在那兒糾結牛。”脫歡一攤手,不甘示弱地說“總不能只准你鑽牛角尖吧。”
“名字不重要,反正都指的同一個神。那時候的人們,認知能力有限,自然理解不清楚。”郭康說“就像長生天也是天父,在波斯那裡也是胡大一樣,這些名字都是不同地方的叫法而已,沒有影響的。”
“天父耕田什麼的,就不說是不是符合教義了,特意加頭牛,是什麼情況”狄奧多拉舉了個例子“總不能說,天父、天兄等等之外,還有個天牛吧”
“哦,那叫天之公牛。”郭康略一思忖,開始臨時補充設定“有這個神話的。”
“行了行了,這邊還有幾張呢。看完之後你們再吵,我還得給王師父寫個反饋去。”郭康制止道。
兩人倒是都聽他的,便不再爭執,跟著他一起看其他掛畫。
這些畫,同樣都是專門印出來做宣傳用的。在廣泛散發之前,會小範圍流通一下,看看大家的反應。他們的參觀,也是其中一環。
按流程,每次朝廷有什麼政策需要宣傳,就會發給禮部研究。禮部那邊專門有個委員會,成員包括禮部官吏、軍官、教會人員和有名望的民間父老。王大喇嘛和幾個高級教士,就在其中,時不時就得去和他們開會。研究完成之後,他們會召集專業人士,進行設計,然後把設計好的稿件下發給各地的官府、教會,讓大家照著去張貼、塗畫。
這其實也是一種傳統了。最晚在漢朝的時候,官府就開始在顯眼地方的牆上,書寫法令,以此嚮往來民眾進行宣傳。這個習慣,之後一直延續下來。等到紙張發明之後,又多了張貼告示的方式,花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簡便。
紫帳汗國這邊,識字率一直不夠理想,哪怕官府和軍隊一直在努力,進展還是不夠快。朝廷有統一政令的需求,但各地語言之間的差距遠甚於中原。
當年秦始皇統一文字,難度反而沒有很大。因為各國文字,雖然寫法有所不同,但其實都是一個東西。從後世出土的竹簡看,秦國在南方,接收了大量原楚國的官吏。而這些人,學習秦國文字,使用秦國格式的公文,前後只花了幾個月,就都磨合好了。可見,文字差別並沒有那麼嚴重,各國行政機構的運作模式也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但是,這邊就不行了。各地的方言千奇百怪,從克里米亞草原到希臘山區,差距大的離譜。絕大部分地區根本沒有什麼文字,有文字的地方也不怎麼好用。寫一大段文字公告,當地人就沒一個能看懂的。哪怕這些年,朝廷一直在努力推廣,很多人的文字水平也很有限。
因此,從一開始,教會就重視圖畫式樣的宣傳。到最近這些年,已經有了辨識度很高的風格,乃至形成了一整套理論。郭康之前製作那個巨大天兄幻燈片的時候,就聽王大喇嘛講過。
現在教會這套宣傳的套路,就是王大喇嘛定下來的。不過,他自己倒是沒覺得這算什麼功勞,反而時不時有些自卑。
前兩位大牧首,都是通曉經典,對於各種學問能信手拈來的精英人才。但王大喇嘛的文化水平,就差了很多,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對郭康說,自己在經義方面,水平實在拿不出手,所以上任以來,始終完全遵循兩位先師的教導,解經時萬分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在凡俗之事上,動動腦筋,多解決一些實際操作上的問題。
他特別青睞郭康,也是這個原因他一直覺得,郭康在這方面有天賦。要真正繼承先師衣缽,把教義繼續發揚光大,還得看他。
不過,郭康倒是覺得,他已經算是很有行動力的人了。
王大喇嘛的早年,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神學教育,而是在民間到處遊蕩,說難聽點,其實跟賣藝要飯,區別也不大。他也沒有專門研究過哪種典籍,反而三教九流,什麼都參加過。到最後,神學水平還是很糟糕,參加教會的補習進修班,都沒好多少。不過,倒是認識了一堆江湖人物,對於如何吸引觀眾、如何跟其他鄉野僧侶搶生意,也有充足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