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禍福難料(第3頁)
所以你該明白,這男女婚事還是得你情我願得好,否則為此哀怨一生,何其不幸。
當然,我知道你會說他們兩人是有感情的,但事過境遷,除了他們自己之外,誰能說這份感情現在是什麼樣子。”
既然梁無忌猜到了,李皓便說了實話:“這事我確實是有所打算,但我的本意也並非如此,在我的預想當中,以太子的性格肯定會和曲冷君商談之後,才會有所動作。
而且我和太子說話之時,周邊也並無其他人,誰能想到他竟會出這種紕漏,第二天就讓人把消息傳出來了,這位太子也真是……。”
梁無忌聞言說道:“算了,這事接下來就看曲家和宮裡的反應吧,你我就不要再插手了。”
李皓也是答應下來,之後便向梁無忌告辭離去。
之後數天,不管是曲家還是宮裡,都沒啥動靜,只有那傳言在都城之中是越傳越誇張,關於太子和曲冷君的故事衍生出了不少版本出來。
這事弄得李皓都想去東宮轉轉,雖說梁無忌是說不要隨意插手,但打聽打聽消息總歸沒有問題吧。
正好這攻城器械裡面的木幔、雲梯已經做好,李皓便打著請太子過來檢查的名義,去了東宮。
只是李皓沒想到的是,在東宮處得到的回覆是太子這幾日早出晚歸,白天一直都不在東宮,至於是去幹了什麼事,李皓就不好接著打聽了。
沒辦法,李皓只能是留下消息,然後便自行出宮去了,結果在走出宮門的時候,李皓只感覺到身後有人在盯著自己。
勐然回頭,這宮門處只有一眾侍衛而已,而且也都是在幹著自己的事,這讓李皓以為是自己感覺錯了。
直到李皓步入馬車時回身望得那一眼,李皓陡然發現在城牆之上赫然立著一人身著宮裝,與周邊侍衛截然不同。
再定睛一看,李皓便認出了這是誰,心裡對太子的評價又差了幾分。
因為站在上面的人就是太子妃孫氏,很明顯她應該知道太子曾找過自己問話,聯想到太子納曲冷君得想法,與自己有關,這才到城門之上來認人的。
不過對於孫氏,李皓倒是不太擔心,反正就以她的本事,也就能挑撥挑撥梁尚,要是真敢對付自己,李皓就給挖坑給她埋了。
關上馬車門,李皓便令車伕出發,返回莊園,畢竟現在攻城器械的製作都到了收尾階段,李皓決定花些時間監督一下,別到時出什麼岔子,耽誤了工期就不好了。
只是李皓這沒監督上兩天,便有一個宮中內侍前來傳旨,讓李皓明日進宮見駕。
然後在李皓的銀錢攻勢之下,雖然具體所謂何事沒打聽到,但卻也知道一個消息,除了自己之外,曲家和梁家都有人去傳召,明日都會一同進宮。
在送走內侍之後,李皓便陷入了沉思,召梁家、曲家之人進宮,肯定是為了曲冷君的婚事,看來文帝是做好了決定了。
但他為何要召自己入宮呢,難不成就為了自己與太子在莊園說的那番話,不應該啊。
至於自己在之前做過的謀劃,李皓還是有自信不會被查出來得,畢竟那些暗子現在都活得好好的,並未被追捕過。
實在是想不通,李皓只好立即回城,去到了梁府找梁無忌,問他有沒有什麼想法,結果在這又碰到曲家父子。
他們對於李皓被召入宮很是驚訝,不明白文帝為何會作此安排,但具體要說想法,卻也是想不出來。
李皓這邊唯一得收穫,就是知道了曲家不止這父子二人明天回去,曲冷君明天也會一同入宮。
既然商量不出什麼東西,李皓只能是自行回府,明天再見招拆招了。
第二天一早,三家便齊聚在宮門處,這也是李皓事隔數年,再一次見到曲冷君,相比當初年幼時的青澀。
她如今倒是徹底長開了,生的是婀娜嬌麗,膚白貌美,眉目間更顯溫煦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