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二次成婚(第2頁)
當然,後續李皓也順手接過來一些事情,幫袁慎減些負擔。
就這樣忙到了臨近正月,袁沛也提前從徐州返回,來主持李皓和袁慎的冠禮。
在袁家宗祠之內,當著袁家一眾族老還有本地德高望重的鄉紳的面,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
隨後便是給兩人賜字,但李皓的字已經是文帝賜好了,這事袁家之人都已經知曉,但卻並未通知外人。
所以袁沛要當著觀禮賓客的面,重新將詔書朗讀一遍,算是正式告知。
另外就是袁慎的字,這是還是袁沛來想好定下的,和李皓記憶中一樣,依然取得是善見二字。
而後再經拜見伯、叔和饗食之禮,這次冠禮也就正式結束,李皓與袁慎也就算是真的成人了。
當夜,袁慎便把兩個兒子叫到面前說道:“今日你們行了冠禮,便是頂天立地得兒郎,可治人、參政、祭祀。
這是你們的權力,也是你們的義務,希望你們能秉持正道,以禮而行,不過你們兩人素來機敏聰慧,其他的話我就不再多說,想來你們自己也該明白。”
袁慎和李皓自然是點頭應是,表示自己一定會聽從袁沛教誨。
“好,既然冠禮之事已了,那我明日便要趕回徐州去了。”對著兩人說完這話,袁沛隨後便又對李皓說道:“不過等你成親之日,我會提前趕回來得。”
聽到袁沛來去這麼匆忙,李皓問道:“阿父這就要走,莫不是徐州那邊有何要緊之事,若是如此的話,其實也不必非得回來得,畢竟公務要緊,不可出了差錯。”
袁沛聞言說道:“倒也不是什麼太要緊的事,就是徐州那裡的賊匪已然清理得差不多了,陛下聞訊之後便要召回一部分兵馬另作他用,這其中有些收尾之事需要我來安排。”
聽到這個消息,李皓內心不太高興,以往李皓雖然也是知道那幫賊匪流寇成不了氣候,但也沒料到會有如此之快。
畢竟徐州的戰事結束,就意味著李皓失去了一處刷新手副本的好地方。
要知道這打怪總得從弱打到強才行,不經過這些賊匪練手,那日後直接面對蜀地和隴西那樣成建制的精兵,只怕是會損失不小。
不過這事終究不會為自己的想法而轉移,李皓過了一下腦子,就不想了,而是關心起了另一件事。
“徐州剿匪這麼快就結束,看來父親這回是又立下了一道大功,恭賀父親。
另外您剛剛說陛下召回了一部分兵馬,其中包含了哪些人啊,萬將軍他們在其中嗎?”
袁沛回道:“萬將軍是陛下心腹愛將,這次自然是在其中的,連同程將軍也一同被召回了。”
李皓問道:“哦,那父親可知他們是回都城,還是被調往何處,本來我還想著要是他們離得近些,就請他們前來赴宴得。”
袁沛回道:“前些時日,荊州那邊傳來消息有人舉兵叛亂,陛下就將萬將軍他們調了過去平叛,很快就要出發了,想來是沒法過來參加的。”
聽到這話,李皓面露遺憾的說道:“那真是太可惜了,不過這公務要緊,也沒辦法。”
可在心裡,李皓卻在滴咕,因為這和真實歷史不同,所以李皓也沒法判斷萬松柏是何時前往收復蜀地的。
但如今離劇情開始時間還有六年,按理來說以文帝性格,不至於會同時掀起蜀地和隴西的兩場戰事。
那給隴西之戰定個兩年的時間吧,那蜀地之戰按理來說,應該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正好萬松柏是去的荊州,也符合從南路進攻的路線。
當然考慮到這劇情裡時間線確實有些含湖,像凌不疑陪著文帝南巡、剿滅雍王叛亂,還有剿滅彭坤叛亂,這些事都是在一年內完成的。
前面南巡和雍王叛亂就算了,因為這倆確實離得不遠,一個是在兗州境內,一個是司隸校尉部。
可彭坤作亂是在壽春,揚州離雒陽多少還是有些距離的,這算上來回行軍的時間,只怕這仗打得確實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