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學到力量 作品

第十四章 生擒初國公(第3頁)

 夜襲敵營這種危險得事,李皓都已經做了,王堃對於李皓還要去追殺敵軍得決定,已經習慣不再反對。

 只是對於李皓要帶什麼人去,他有些問題,只不過這些不好當著眾人的面說。

 便先指著初遠問道:“對了,他要怎麼處理。”

 李皓說道:“我答應不殺他,你先把他送回城裡關押,等我回來再說。”

 有了李皓這話,王堃便讓人上前,接過初遠這些人,給押了下去。

 隨即又示意李皓讓其他人出去,自己有話要說。

 等人都走後,王堃說道:“你要去追人,我並不反對,只是現如今我們的將士,打打順風仗還行,要想帶著他們長途奔襲,只怕還不行吧。”

 見他是要說這個,李皓笑道:“這個我自然明白,反正現在合州之圍已解,原先我帶來的人就先帶走了。

 另外之前我們不是就已經召集了鄉勇嘛,獵戶的腿腳可不比正規軍差。”

 聽到這個,王堃就明白了李皓的想法,說道:“好,既然如此,那一切就你自己安排吧。”

 之後忙了一夜,李皓和王堃一起把這裡的事情料理好了,這回安軍死傷者不計其數,光俘虜就抓了兩千。

 把這些人都押回了合州,李皓要等的鄉勇也趕到了。

 這些鄉勇除了李皓要的義學之人,也有一部分是真的本地人。

 李皓為了避免麻煩,就把這些人給留了下來,給王堃做看守用。

 自己則帶著經過數番血戰,還剩下能行軍的五百多人,再加上一千一百人的義學鄉勇,帶上口糧輜重出城向北而去。

 剛開始眾人都以為李皓只是想掃平周邊的殘軍,但後面看到李皓一路急行軍的架勢,就明白這事可能沒這麼純粹。

 不過這次李皓自己都沒有騎馬,而是跟著普通士卒一起,走路行軍。

 因此即使走的很累,但眾人的精神卻依舊亢奮,畢竟底層士兵要的也並不多,連儲君都跟他們一個待遇,他們還能說什麼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倒是陳喜在休息時,被東宮侍衛們鼓動的沒辦法,只能來找李皓打聽:“殿下,咱們這到底是去哪兒。”

 李皓笑道:“咱們去岐州,昨夜我已經派人用飛鴿給安定侯傳了信,讓他想辦法拖住安國崔國公的兩萬大軍。

 這次安帝敗的太過突然,想來他要得到消息也不容易,咱們儘快趕過去,看有沒有機會做些什麼留下他們。

 如果能成功的話,那安國在紫陽關外,就只剩下連陽山外的那萬餘人馬。

 並且這戰安軍損失慘重,後方再想要援軍,也必然耗時久遠。

 到時我們就有機會收復集、壁兩州,甚至奪下靈州、許州,把戰線重新推回到紫陽關,恢復我宿國舊土,順帶還能減輕日後防禦的壓力。”

 對於李皓的謀劃,陳喜自然是支持的,隨即也回去幫著做起了解釋。

 休整完成之後,眾人繼續開始了急行軍。

 合州到岐州總共是有兩百里路,在李皓的帶領下,眾人僅花了兩天時間就趕到了。

 這中間,義學這幫名義上的鄉勇,也用自己的腳力,贏得了東宮侍衛們的尊重。

 到了地方,李皓並沒有貿然冒頭,而是先安排休整,並讓陳喜帶幾個人上去摸了情況,順便看看能不能聯繫到褚樊。

 過了小半個時辰,陳喜就趕了回來,和李皓介紹起了情況。

 安軍在合州戰敗的消息,終究還是比李皓跑的快了一步。

 崔國公當即就意識到不好,知道這裡已經不是長久之地,便立馬就開始準備撤退。

 當然,為了迷惑城中的褚樊,他也是做了一些佈置的。

 只不過褚樊早就得了提醒,一直死死的盯著安軍的反應,見他們稍有變動,就立馬發起了佯攻試探。

 一番糾纏下來,雖然安軍最終還是撤了,但行動速度極為緩慢,被褚樊給牢牢牽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