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朝戰諜雄07
“密斯胡!日不落帝國的絕密文件副本,怎麼會出現在南韓聯合國軍的軍營呢?”李子榮一邊埋頭尋找,一邊詢問胡靜道。
“十一年前,我畢業於劍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原本計劃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迅速蔓延,我被緊急招入英國一家高度保密的科研機構,投身於一個名為‘合金管’的保密項目。”胡靜回答道。
“‘合金管’項目?與‘藍色多瑙河’有什麼關聯呢?”李子榮抬起頭來,盯著胡靜的眼睛重複了一遍,眉頭微微一皺,彷彿在努力搜尋著什麼。
“‘合金管’項目,就是代號為‘藍色多瑙河’的原子彈理論體系!”胡靜關上門,聲音低沉而堅定,彷彿每一個字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
李子榮恍然大悟。“科學家早就發現,通過濃縮天然鈾,可以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而‘藍色多瑙河’就是英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胡靜點了點頭,繼續說道:“1939年底,我所在的科研機構接到了大不列顛國防部的命令,秘密前往利物浦,成立了原子彈研究小組。我們當時面對的是納粹德國的威脅,時間緊迫,任務艱鉅。每一天,我們都沉浸在對新式武器的探索與研究中,希望能儘快為英國贏得戰爭的勝利增添一份力量。”
“然而,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德軍的無差別轟炸和不間斷的空襲,讓英國本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我們的核試驗基地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如果一旦基地被德軍炸彈擊中,不僅我們的研究成果將化為烏有,更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災難性後果。”胡靜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沉重與無奈。
“是啊!如果德軍空投的炸彈引爆了核試驗彈,會對英國本土和核實驗基地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李子榮感慨道。
“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保留這份珍貴的科研成果,英軍總參謀部決定將核試驗基地的一個關鍵部門遷往一個相對隱秘且遠離戰火的地方。經過一番周密的考察與選擇,最終我們決定將理論研究部門遷往南韓的濟州島。”胡靜解釋道。
“‘藍色多瑙河’副本出現在南韓,也在情理之中。”李子榮點了點頭。
“英國諜報機構得到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德國人也在秘密研製原子彈。英國政府認為,如果德國研製出原子彈,對盟國將構成災難性的危害。因此,英國政府決定,加強與美國合作,共同研製原子彈。美國有著兩洋相抱的特殊地理位置,擁有很好的研究場所。考慮到這一點,英國政府最終決定,讓科學家們到美國研製原子彈。1941年夏,英國科學家把原子彈研製中的秘密透露給了美方。雙方隨後討論了合作問題。”胡靜在一堆文件裡尋找,繼續說道。
“原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並不是美國獨自研發出來的。可為什麼美國人擁有了原子彈,而英國卻沒有呢?”李子榮十分疑惑地詢問道。
胡靜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保密機構利用了各種非常手段,包括偽造身份、秘密運輸、化整為零等等,理論研究部門最終成功地轉移到了濟州島。其他部門遷往了美國。各方分頭行動,相互獨立又相互合作,繼續著‘藍色多瑙河’的研究,直到1943年,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合龍,點火試爆成功。”
“美國人掌握了英國人的發明,卻將他們的研究成果隱藏起來,對英國人保密。這算什麼合作?英國人被美國人騙了。”李子榮感嘆道。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人在與英國人合作期間,居然派出間諜,竊取了英國科學家的科研成果。”胡靜有些憤慨地說道。
“美國人在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的兩顆原子彈,立刻讓日本人放棄了最後的抵抗。原子彈的威力實在是太強大了。”李子榮歎為觀止。
“日本投降後,英國為了獨自掌握原子彈技術,與美國分道揚鑣,在高端武器研究領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美國人為了稱霸全球,開始阻止英國人研發原子彈,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從中破壞。由於種種原因,‘藍色多瑙河’絕密文件的副本沒有及時撤回英國,而是留在了濟州島科研人員的手上。1949年9月,蘇聯人成功引爆了原子彈,成為第二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英國人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鮮戰爭爆發,濟州島的核研究突然中斷。”胡靜說到這裡,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與遺憾。
李子榮坐在一張堆滿文件的木桌旁,手中緊握著那份標有“絕密”字樣的文件袋,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他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科學讓人類進步,也給人類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危機。以後的戰爭如果讓原子彈唱主角,地球總有一天會滅亡在人類手裡。”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憂慮和對科學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