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卿 作品
第39章 艱苦的年代(第3頁)
“先來十張吧。”
以後想了想,抽出了兩塊錢。
十張工業票,能買十塊錢的東西,他還是能掏得起的。
不過看著剩下的那點錢,張平心裡也警醒了一點,必須想辦法找個正式工了,否則就算有系統在,天天開銷這麼大,也有點難撐。
沒有票,買什麼都得多花一分錢,少的兩三成,多的甚至翻倍的漲,這怎麼受得了?
點了錢,拿了票。
張平轉頭,就奔合作社走去。
冬日天寒,少有人外出,但合作社外面卻熱絡不絕。
“布頭,要不要多餘的布頭,換一斤苞米麵就行。”
“縫衣納鞋底,手藝沒得說,有要做衣服修鞋的嗎?”
村民們聚集在合作社外面,看到人來就招呼一聲。
張平從人群中擠過去,卻發現合作社裡面人更多。
“我打一斤醬油,還剩一毛錢,買七塊糖!”
“我要一斤肉,我媽說了,剩下的錢給我買小人書!”
孩子們聚集在櫃檯前,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商品。
張平站在門邊,迎面就感受到了這個年代特有的味道,有點古樸,又有點令人懷念的樸素和苦中作樂。
“同志,你要什麼,自行車嗎?”
見張平進了門,就盯著自行車,一個女人問道。
“自行車怎麼賣?”
張平回過神來,下意識問道。
不看沒事,一看就拔不出眼來了。
大鏈條,黑色電鍍車架,擦的發亮的鈴鐺,還有車頭上那特有的鳳凰牌,合作社裡明明沒有開燈,但在張平眼中,這輛鳳凰牌自行車,卻好似在熠熠生輝!
“一百九十元,外加一張鳳凰十八型自行車票。”
女人上下打量了一下張平,眼睛微微一亮。
張平這身老大衣,是從秦大爺手裡換來的,雖然破舊了一點,但放在二道坡,卻絕對是時髦和實力的象徵。
這輛自行車自從運回來,就一直襬在這裡,足足擺了幾個月了,天天擦天天盼,還是沒賣出去,甚至連敢問的人都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