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林校長的白條(第2頁)
今天早晨他來學校的時候,看著灰頭土臉的孩子們,哪怕窮的叮噹響,還竭盡所能買點毛巾香皂暖壺呢,這幾百上千斤甚至更多的糧食,就這麼被活生生的剋扣了?
這個農協會到底是幹什麼的,他們怎麼能這麼不要臉?
林長生把白條遞給張平。
張平翻了一圈,發現最早的一張欠條,甚至能追溯到三年多以前,當時只有四個學生,都只有十二三歲,按照規定,每一個月十五斤糧食來算,一個月就是六十斤糧食。
後來這幾年,隨著孩子變多,應該補貼的糧食數量,也在增加。
孩子也是勞壯力,上了學就沒辦法幹活,所以在推廣教育的時候,早就預見到了會有重重困難,特地補貼了糧食。
二道坡的學生這麼少,恐怕就是因為應該補貼到孩子身上的糧食被吞了,所以林長生才難以發展學生。
幾十張欠條,距離最近的一張,甚至就在半個月前,足足將近一百五十斤糧食。
“每個月發到手的糧食不足一半,有的時候沒有糧食,就用其他東西頂,但實際上拿東西去換糧食,能換到供銷社一半的糧就不錯了,甚至有可能更少。”
林長生吐著苦水,張平聽的默默點頭。
他在宋老九那裡買過糧,供銷社一毛錢的苞米麵,到了宋老九這裡,基本要兩三毛錢一斤。
這中間的差價,林長生也只能苦水往自己肚裡咽。
林長生不是會倒苦水的人。
王老師摔了那一跤,徹底把他破防了。
這日子再這麼繼續下去,二道坡的小學,就真維持不下去了。
當聽說張平來送東西時,他心裡真是產生了一線希望,以為張平是農協會的人,能把欠的這批糧食補上。
“林校長,沒有糧食,你們是怎麼維持的?”
聽聞此言,林長生並不反感張平,反而有一些高興。
張平會問,就說明張平打算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割草,割柴,撿秋糧,拾麥,拔草,砸石頭,礦上運木頭……”
林長生一口氣說了十幾個活計,配合著他那雙滿是裂痕的粗糙大手,張平的心頓時跌落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