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準備入場(第2頁)

 中了縣、府案首的,只要院試的時候不在考場裸奔什麼的,基本就鎖定了一個秀才名額了。

 蔣小七最初的決定本是不打算考院試的,但是如果萬一自己真的拿了縣案首……

 他可能會改變原有計劃,畢竟這樣還能避免和隱藏在暗處的毒蛇交鋒。

 既然能成為小秀才,又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六歲的秀才有點太惹眼了,但是自己又不會急著去考鄉試,也不會進府學讀書。

 這期間,去拜劉家介紹的大儒也好,遊學也好,或是繼續精進武藝、尋找適合自己的武學秘籍都行嘛~

 遠離人群,猥瑣發育,一鳴驚人。

 咳咳~扯遠了。

 通過縣試了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府試,府試要到考生戶籍所在府進行參考。

 也就是說,如果蔣小七過了縣試,府試就得去興和府了。

 府試由知府主持,流程與縣試基本相同,也是第一場為正場,第一名為是府案首。

 府試的錄取人數一般在100名以內,興和府有十幾個縣,府試的報考人數應該也是相當可觀的。

 通過府試的考生就取得了參加院試的入場券,院試由各省學政(皇帝欽派翰林充任)主持。

 院試和縣府試的一年一次不一樣,院試是三年兩次的。

 學政依次分期到各府案臨考試,正場一場,複試一場。錄取者為生員,也稱秀才,第一名為院案首。

 不過相對參加府試的考生來說院試錄取人數更加少了,一共才錄取50人左右。

 所以能考上秀才的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百裡挑一的人才了。

 院試錄取的考生又分三等,即廩生、增生和附生,廩生是正式生員,也稱廩膳生員,由朝廷每年提供廩米或廩銀。

 廩生可以為童生考試具結作保獲得收入,這還是挺可觀的一筆收入,也是大多數廩生的主要經濟來源。

 不過廩生名額有限,一般是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