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抵達省府,偶遇同窗
很多朝代院試也是在府城舉辦的,但是因前朝文風大盛的地方不多,考場建造的面積都不大。
前朝皇帝不重視文教,後期混亂時期更是由著武將燒了不少孤本古籍,在位三十年,取消科考的時間就長達二十三年。
朝中官員大多是蔭封而來,氏族盤根錯節,幾乎將皇帝架空。
本朝皇帝吸取前車之鑑,登上帝位後,找人修書修史,興建學堂。
但畢竟只有短短十數年,還不足以改變前朝沉痾,以至於院試的考場都要幾個府湊在一起擠一擠。
很多府的考場容納不了本地所有童生參加院試,就將有童生功名的人歸攏了下,都圈到省府考試。
這也是變相拉高了院試的門檻,畢竟家裡沒有馬車或者不捨得租車的人就不會去參加院試。
免得省府的貢院也裝不下,朝廷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省府離得遠,所以各地參加院試的童生們,近一些的五月底動身,遠一些的甚至四月底就要往省府趕去。
“趕考、趕考”,就是得趕早才能考。
慌慌張張、趕在最後的臨界點才到的,根本沒有時間適應調整歇息一路上的疲憊、倦乏。
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態,怎麼應對幾天幾夜在考場內作答,卷在狹小的空間完成吃喝拉撒?
蔣小七和祖父、父親三人決定五月初動身,不算早也不算晚。
興和府距離省府不近,為了路上不被突發事件耽擱,早些動身保險一些。
三人的身體素質是沒什麼大問題的,就算年紀最大的蔣地主,都在洗髓丹的作用下活力滿滿。
蔣文清也褪去蒼白文弱,雖然沒時間練武,可身子骨看上去還是結實了些。
蔣小七……長高了點兒,雖然不太明顯。
院試要考三天,這三天吃住都在考場裡,可以帶一些吃用的東西,但依舊不能攜帶棉被和夾棉的衣服。
被子是考場提供的,一般不會常常清洗,今年用完了,收起來入庫,下次拿出來也不曬,直接發下去用。
週而復始,到最後考場的被子都發黴髒汙的不成樣子,主管這個事的官吏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會管。
畢竟,多這個事兒也不會受到嘉獎,少這個事兒也不會受到懲處,何必給自己找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