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挖呀挖呀挖(第3頁)

 海風輕撫,海岸上兩個高大的身影拿著小鋤頭挖著月亮貝和蛤蜊。

 他們得抓緊時間,再過一刻鐘就漲潮了,漲潮後就不能再挖,只能等再次退潮。

 他們現在雖然不缺衣少食,但還是會經常來趕海,畢竟白撿的東西,還能省點糧食、還能當加個菜。

 弟弟賺銀子很不容易,還要科考,他們不能肆意花用弟弟的廩銀和廩米,挖點海貨,能省一點兒是一點兒。

 不只他們倆,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是如此,兩個最小的妹妹也都很懂事,會幫著養雞養鴨,還會做些簡單的繡活兒拿去賣,貼補家用。

 其實一個月二兩銀子的廩銀足夠他們生活了,只是他們還是想多擠出來一點給三哥,他們都知道考科舉有多麼費銀子。

 所以每一個銅板都是算計著花用,能修的絕對不買,能自己做的也絕對不去雜貨鋪子。

 一家子兄弟姐妹,雖然互相都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極為心齊。

 “大哥,我們為何不抓蟶子?”

 “太費鹽巴了,能省則省,不吃蟶子不會死,不吃鹽可是不成的。”

 雖說海邊不會缺了鹽,但是海水直接曬鹽是不能直接吃的,海水直接曬的鹽雜質過多、口感苦澀,有時苦味兒都壓過了鹹味兒。

 這個時候的人已經知道採鹽礦了,岩鹽雜質少、苦味小,基本上都掌握在朝廷手裡。

 畢竟鹽和鐵都是朝廷的命脈,不會讓私人碰這兩個產業的。

 雖然也有販賣私鹽的,不過也就敢小打小鬧,不敢大張旗鼓。

 官鹽由於官鹽是政府專賣,價格通常較高,且隨著政府的控制和剝削,價格可能不斷上漲。私鹽價格相對較低,但由於是非法販賣,購買和使用私鹽都存在法律風險。

 朝廷的官鹽是六七文到十五六一斤不等,私鹽是三文到八文一斤。

 自從附近有人吃了自家曬的鹽中毒後,李海生就明令禁止自己的兄弟姐妹吃自曬鹽。

 雖然就住海邊,但這些年他們都是高價買官鹽的,更便宜的私鹽是不敢碰的,怕因此影響李海生的仕途。